劉大海和方文傑分成兩隊,負責找附近的小學宣傳,陳東青和陸千凡加上英語水平最好的胡泉濤組成一隊,去附近的大學城碰碰運氣。
大學城的學生不是那麼好忽悠的,話術需要細細考慮。
例如陳東青的簽證課,不能說是他自己的簽證經歷,要說就說是自己親人留下來的簽證秘籍!
塑造一個總結了各個不同簽證失敗經歷的親戚。
上課時,將簽證技巧,作為第三人稱描述,將自己完全不懂英語,不懂簽證的形象袒露出來。
半真半假的形象塑造,反而能讓人容易相信。
三隻隊伍便如此行進起來!
慶市的學校不多,說起來還是年市的多,處理完這慶市的,就得立馬趕去年市。
這第一天執行計劃,比想象中要順利得多!
大學裡面,有不少英語不太好的同學,他們一聽有英語補習班,便立刻圍上來。
甚至連宣傳都省了,學生們見圍了這麼多人,便都好奇地圍過來。
這個時代會英語的大學生不多,還有不少的人,是從高中的之後急補的英語。
功底不紮實,使用起來也不靈活。
陳東青本是打算讓會點基本英語的學生,圍成一小團用英語和胡泉濤交流交流,感受一下專業翻譯的語言氣魄。
結果圍過來的人太多,一個人壓根就不能和這麼多人聊得來。
他便隨便拜託了兩個看起來比較熱心的學生,看看能不能帶他們去到一個類似講臺的位置。
結果,學生們直接把他們帶到了小禮堂。
小禮堂只有週日的時候,會有神父過來做禮拜,平時就是學生們做活動的地方。
這下可方便了,領著一大夥人往禮堂去。
眼看著人群圍了差不多四五十人,基本都夠一堂課程的人數。
陳東青考慮了一下,乾脆讓胡泉濤試試講課。
這翻譯和用英語閒聊,胡泉濤還算擅長,但是這上課,胡泉濤還真不太會!
“老闆,咋講啊,我也沒上過正式的課,都是老爺子一點點手把手教,和工作逼出來的……”
陳東青像是沒有聽見似的,呆呆地看著禮堂。
小禮堂坐滿了好學的學子,各個都是一臉期待地看著站在禮堂講臺的胡泉濤。
四五十人的西式小禮堂,好似有人在隱隱指揮般,一進門便無人言語,每個人都悄悄地做到入禮堂的木椅上。
這是第一課,能不能還上錢就看這一次了!
“我給你打頭陣,你先想想,最好就是多點趣味,這才能吸引人,成不成就看這把了!”
陳東青拍了拍胡泉濤的肩膀,徑直朝那講臺上走去。
“大家好……我叫陳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