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小杆村,陳東青決定跑回去慶市。
時間就是金錢,就算沒有汽車,走也要儘快走回慶市!
三十萬博十萬,有什麼做得到?
在這路上,也正好想想,什麼東西來錢比較快。
腦海如同一部紀錄片回放,一幕一幕的畫面從腦海之中切換。
要說90年代,各個行業都得到了爆發。
都是些實體企業,眾多工廠拔地而起,其中製衣、製造日用品、和零食廠,都多了許多!
這些東西確實賺錢,但是賺錢的時間完全不夠,而且風險也很大,自己沒有這個時間,和風險承受能力。
如果想要在兩週之內,博進到這個行業,用三十萬博出十萬,基本毫無可能!
不是說這些行業不賺錢,關鍵是時間和投入的問題。
就比如零食這一行業,迎來了一場爆發。
社會發展,使得人們手裡面有了點閒錢,接著這些小零錢,逐漸轉移到小孩手裡。
小孩的消費力不高,但是小孩的消費機率是高不少!
小孩貪玩、貪吃,對這些東西的抵抗力比較低,所以這個年代,只有帶點趣味性的小零食,就很能賺錢。
比如說,人們耳熟能詳的小浣熊型別的香脆面,就很好的利用了小孩的這種心理。
推出了各種有意思的卡片,集卡成為了一個時代的印記。
還有一種口香糖,在裡面加入了一種漫畫紋身貼,紋身貼滿足了小孩子貪玩的心理,又能甜又便宜。
這種賺錢的方向確實很多,但是兩個星期,找到能製作這些的廠,然後製造出來,然後再銷售出去……
兩個星期絕對是不夠的。
其他的日用品什麼涉及工廠的,基本上賺錢的時間肯定也是要拖長的。
……
有什麼生意,先收錢,然後再進行貨物交易,而且這個交易的期限,可以拉很長的……
陳東青這腦子,讓他回憶東西倒是毫不費勁,可如果想個辦法,倒還真不好想。
總有一種感覺,好像答案已經在跟前,就是撥不開那層迷霧。
就這麼一路走一路想,感覺答案就在跟前,但是始終沒有想到。
或許是心急,所以走得急,一個半小時之後,陳東青便來到了市區的勞力人才市場。
匆匆瞥了兩眼,沒發現劉大海幾人,心裡估摸著他們應該運氣好,找到了搬運的工作。
既然來都來了,乾脆就在勞工市場逛逛,看看有沒有潛在的商機。
前幾年,就聽說有一個小商販,看出了工人們鞋子們不耐穿,在工作的時候容易踩釘子。
他就到了鞋作坊,讓那些做鞋的工匠,在鞋子底下,塞了一塊硬鐵板,這個硬鐵板還是到處收來的破菜刀做的。
就這麼一款鞋,在勞工人裡面大賣了好一會兒!
但也沒多久,就被用心的廠家取代了,現在勞工市場,一大堆賣這種鞋的,想湊這個熱鬧也沒辦法了。
走在勞工市場,陳東青掃視了一圈蹲在路牙子旁的工人。
有兩三個異類,明顯和身邊的人格格不入。
“需要外語專業的人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