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風”這是一面大旗,也是一個稱呼,曾經的疾風將軍,在這雁門郡,在涪陵王朝那也是風光無限的。
疾風將軍夏侯輕,是夏侯家的傳奇,當初無數南疆的蠻夷被疾風將軍夏侯輕麾下的疾風軍所斬殺!
而疾風軍若非是因為後面的某次意外被覆滅了的話,恐怕這南疆的蠻夷也很難這麼簡單的衝進來。
疾風軍是一個見證了奇蹟創造了奇蹟的旗幟,當初第一代的疾風軍是夏侯家的先祖夏侯波闖出來的名號,當初的夏侯伯並不是什麼夏侯家的世家子弟,那個時候也沒有什麼夏侯家。
甚至於當初的雁門郡都還不是涪陵王朝稱王稱霸的時代。
夏侯伯當初不過就是一個軍中都伯,為人英勇善戰,為人忠肝義膽,義氣深重,深受麾下士卒愛戴和崇敬,其中麾下百人更是在他帶領之下每戰登先,率先發起衝鋒。
這種近乎於敢死隊隊長一樣的行為,快速的讓他闖出來偌大的名頭,讓他在當初的雁門郡也算是小有名氣。
正好當初雁門郡遭受大難,其中北方草原上面的異族直接衝了出來,對整個幷州都開始了大肆的劫掠屠殺,那個時候有些實力的王朝還好,雖然勢力受損頗為嚴重,但是靠著實力好歹還能夠扛下來。
但是很多沒有實力,不能夠稱之為王朝的存在卻不一樣了,比如當初的雁門郡,還有曹純他們所在的南平國以及那朔方郡。
這些州郡可都是遭到了幾乎算是毀滅性的打擊,不知道多少九州百姓哀嚎不斷,不知道多少撮爾小國被那草原上面的異族給摧毀了。
更是不知道有多少百姓流離失所妻離子散。
而同樣的,也不知道有多少有才之人抓住了這次機會,直接逆風翻盤,直接就在這亂世之中崛起了。
涪陵王朝的皇室如此,這夏侯伯亦是如此!
夏侯伯的大軍在面對異族的一戰之中被徹底的打散了,無數士卒被殺死,從主將到士卒,幾乎沒有什麼成建制的存在了,而就在這個時候,夏侯伯看著那往來如風的草原異族,他頓悟了。
他靠著自己的名聲,靠著自己的本事,生生的組織出來一隻千餘人計程車卒,然後用這些潰軍作為底子,從那些異族之中的斥候遊騎下手,一點一點的消滅他們的力量,搶奪他們的戰馬,訓練自己計程車兵。
吃肉喝血,這是當初史書上對他們的一次評價,沒有糧草輜重和穩定的後勤,甚至都已經沒有了國家,他們就靠著吃那些異族的肉,喝那些異族的血來生存。
他們在那個動盪的亂世之中學會了騎馬,學會了射箭,學會了比異族還迅捷的戰法。
疾風軍的名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疾風軍的傳奇,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疾風將軍夏侯伯,帶著麾下千人疾風軍士卒,和那從小長在馬背上面的異族開始了打游擊,不斷的襲擾他們的大隊,不斷的衝擊他們的陣營,卻是從來不和他們正面交手。
這種打法,讓夏侯伯用的越來越熟練了,也讓夏侯伯慢慢的將自己變成了威名赫赫的疾風將軍。
疾風將軍麾下的疾風軍,殺伐比異族還要果斷狠辣,後勤輜重比異族還要更加的簡單,速度比他們還要更加的敏捷,人數比他們也要精悍。
從一千潰軍,到三萬疾風精銳,夏侯伯用了足足三年的時間才做到,而三萬疾風軍在徹底成形的那一刻,也是涪陵王朝崛起的時候。
史書上也沒有記載,涪陵王朝是如何和那疾風將軍夏侯伯搭上關係的,只知道在涪陵王朝崛起的時候,涪陵王朝得到了疾風將軍的支援,並且在雁門郡的南部將異族打了回來。
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涪陵王朝這才快速的崛起了起來,同時夏侯伯這個疾風將軍沒有去更加適合自己的北疆而是進入了那山地縱橫之處的南疆之地。
對於這種事情的解釋是,夏侯將軍對於雁門郡的南方有特殊的感情,所以讓夏侯伯在南方駐紮了下來。
這個理由真假暫且不說,不過涪陵王朝對於夏侯家也算是優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