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哪怕在清遠自立,天長郡反叛的情況下,依舊選擇一如既往的相信劉家皇帝,唐霽薇一直都與家族有通訊往來,在老太爺看來,不過是一些異族想要分化大慶的手段罷了。
胡塵欽差大臣的身份對唐世蒼來說,可有可無,以他唐家家主的地位,便算是劉慶天子親自駕臨唐家,他也可享受不跪的特權,所以對於胡塵的來訪,唐世蒼只是有些訝異而已,畢竟據他所知,唐家跟青蓮劍派沒什麼交集。
不過唐世蒼也明白,如今胡塵的聲望如日中天,現在還把胡塵那個‘天命之子’的稱號當笑話的,要麼是真的傻,要麼就是別有所圖,老太爺閉關,唐世蒼不想過早的將寶押在胡塵身上,天才每一年都會出那麼幾個,傳承至今的世家屈指可數。
胡塵既然上了門,卻不能怠慢了,免得失了禮數,一個胡塵沒什麼,站在他身後的才是唐世蒼關心的。
唐定安同樣不清楚胡塵的來意,家主命他好好招待胡塵,想到方孝圭聽聞胡塵到來的訊息,曾說要讓他代為引薦,唐定安並沒覺得有什麼不妥,也未聽說青蓮劍派與九方山有什麼過節,這種一石三鳥的好事,做一下也無妨。
方孝圭喜靜,在唐家偌大的宅院中選了個名為知竹軒的地方,院子中多青翠勁竹,據說這園中所有的青竹都是來自一截當年道祖的打牛鞭,至於真實情況如何,無人得知。
得到胡塵同意後,唐定安便帶著胡塵徑直前往知竹軒,胡塵也想見見這位九方山有著賢人之稱的方孝圭,儒家是崇孝不假,可是‘賢人’絕不僅僅是孝順就能得到的。
自從再度從槐鍾鎮離開之後,胡塵不止一次覆盤過這些年的經歷。
張三封的突然出現,護道北行,拜在青蓮劍派門下,吐血崩出的半句話,使得他初時有懷疑到師尊李十二,後來是途中遇到的邋遢道人,後來才知道是道家的呂老神仙,再後來是儒家的董老夫子,甚至是連半途幫小尾巴扛天劫的佛家都有懷疑過。
直到他拜師李十二時玄元老人的突然出現,當時玄元還出手阻止了他師尊與劍宗老瞎子的正面對決,他當時被師尊護在身後,瞧不真切,那是第一次,隨後甲子大比他與九方山也無交集,使得胡塵根本就沒往這一方面想。
直到那一次在學宮的捉放亭中胡輕雲偶然提及他極為佩服的兩位知交,一位叫做汪道全,一個喚做趙沐雲。
一次酒後,三個失意之人聊起了往事,各有風光無限的過往。
胡輕雲曾獨領一兵,收失地開疆土,後來差點落個臨陣脫逃的罪名要被問斬。
汪道全也曾叱吒風雲,閒庭勝步間便讓偌大一個宗門煙消雲散。
趙沐雲自嘲說是早年間拜在九方山門下時,去到何處都是人前顯貴,卻不知何故卻被逐出門牆,沒了九方山這張護身符,只剩下一地雞毛亂飛。
便是那一次的談話讓胡塵覺得其中並不是像胡輕雲說的那麼簡單,他身上的秘密儒釋道三家都或多或少知道些,跟自己有些牽連,唯獨九方山好像在避著什麼,這就讓人有些匪夷所思。
他這‘天命之子’的名頭就是出自玄元老人之口,那也是唯一一次跟這位九方山的宗主正面朝過相,在那之前跟之後,九方山好像就消失了一般。
如果說槐鍾鎮下躺著的那個人是他們最終的目的,那麼不管儒釋道三家還是九方山都繞不過自己,或者說這一切的開始就是為了某一天的結束?
想到這裡,胡塵眼神一沉,任誰都不願自己身為棋子還懵然不知,不過隨即便笑了起來,這下越來越好玩了,他境界提升的如此飛速一定超過了某些人的預計,才會引來接二連三的刺殺,野豬林的事才過去沒多久,雷家做了替死鬼,想必如今在孟家的眼中,他不止是眼中釘那麼簡單。
胡塵撇了撇嘴,他可不喜歡那種提心吊膽的感覺,雖說身上的寶貝大部分都是這麼來的,可老被人惦記著總歸是件令人心情不爽的事。
若真是九方山在幕後佈局,這一次與方孝圭的見面就更有趣了。
言出法隨令乾坤,顛倒陰陽判生死?胡塵撓了撓頭,他還真不信,至少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在他的印象裡,槐鍾鎮下的那位可不怎麼好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