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小的亞歷山德羅夫斯克鎮,自然容納不下斯塔赫維茨伯爵足有兩個團的兵力。
經過緊急調配後,斯塔赫維茨伯爵將部隊分成兩個部分。
大德意志第一裝甲擲彈兵團將下屬的一個裝甲擲彈兵營加強給裝甲團,而裝甲團下屬的灰熊突擊炮連則加強給第一擲彈兵團。
同時,亞歷山德羅夫斯克鎮裡,搭載坦克率先抵達戰場的第二步兵師的步兵們,大約有一個半營的兵力也交由第一裝甲擲彈兵團指揮,他們的任務是從西面進攻伏羅希洛夫格勒市,吸引對方的裝甲部隊回來救援。
斯塔赫維茨伯爵則親自率領大德意志裝甲團南下盧漢河,伏擊回來救援的蘇軍裝甲部隊。
大軍隨即開始緊急排程。
自西向東,戰鬥群在大約五公里寬的戰場上,從當地居民使用的兩個渡口和一座橋樑,順利地渡過盧漢河。
最西面的渡口,斯塔赫維茨伯爵乘坐E40”黑豹“指揮型坦克,衝進盧漢河,劈波斬浪,帶著滿身的水跡衝上河南岸。
他的前面,更多的坦克正沿著鄉間土路,穿過一個名為薩比夫卡的村莊,村莊的上方,一架來自炮兵部隊的FI382“黑鷹”直升機懸停在大約50米高的空中,警惕地監視周圍的動靜。
更高的高空中,激烈的空戰始終沒有停止,蘇聯空軍的轟炸機和攻擊機,不時鑽過德軍戰鬥機的封鎖,向地面俯衝,發動攻擊。
大德意志裝甲團和大德意志第一裝甲擲彈兵團,各自擁有一個防空連,每個連裝備12輛旋風自走防空炮,每輛防空炮上裝備一挺20毫米六管“加特林”防空炮。
“加特林”防空炮炮管高速旋轉,將穿甲彈潑水般射向空中,組成一張密集的火力網,遮蔽在地面的德軍頭頂,為戰鬥群的行動提供掩護。
步兵們也加入到防空戰鬥的行列,機槍副射手們抓著MG42機槍的兩腳架舉過頭頂,讓機槍的槍口指向天空。
“嗤嗤嗤·····”的撕裂油布般的聲音響徹戰場。
來自地面的防空火力,和來自天空,一路追殺至低空的戰鬥機,共同保衛著斯塔赫維茨戰鬥群的頭頂。
沒有蘇聯空軍的騷擾,只用了一次衝鋒,大德意志第一裝甲擲彈兵團的二營便攻佔盧漢河南岸,大約1500米遠的尤維列伊涅鎮。
尤維列伊涅鎮和亞歷山德羅夫斯克鎮一樣,都是伏羅希洛夫格勒城西部的門戶。
兩個鎮裡,都有東西走向的公路連線小鎮和城市。
兩個鎮之間,是東南至西北走向的鐵路,鐵路在伏羅希洛夫格勒市內穿過,一直延伸到頓涅茨河。
攻佔了兩個小鎮後,大德意志第一裝甲擲彈兵團動用麾下的三個營,沿著兩條公路和鐵路線由西向東,如約對伏羅希洛夫格勒發動攻擊。
尤維列伊涅鎮西南方,斯塔赫維茨伯爵坐在自己的指揮坦克裡,半個身體露在炮塔外面,向東面的戰場看去,可以清楚地看到,SD KFZ 251型裝甲車衝向伏羅希洛夫格勒城,“灰熊”突擊炮搖晃著肥胖的身軀跟在後面。
很快,裝甲車、灰熊突擊炮和跟隨戰車的步兵的身影,如同滲入沙地的水流,飛速地隱沒進密集的建築群。
這是什麼情況?斯塔赫維茨伯爵心中驚訝。
攻擊尤維列伊涅鎮的時候,伯爵就希望能夠從城裡勾引一部分蘇軍出來,沒想到蘇軍老實的過分,全程都沒有人來救助尤維列伊涅鎮內孱弱的守軍。
現在,對城市的攻擊開始,明明是佯攻,攻擊部隊卻快速的陷入到城區內,這樣很麻煩,一旦和城內的守軍陷入膠著狀態,城外遇敵,需要他們退回來參戰的話,是很困難的。
沒有過多的時間擔心城內的戰鬥,斯塔赫維茨伯爵轉而看向西面和西南面。
大德意志裝甲團下屬的兩個裝甲擲彈兵營,沿著盧漢河的支流,一條名為比拉的小河,依託薩比夫卡、加約維和拉西夫卡鎮,面向西南方和西方進行防禦。
斯塔赫維茨伯爵親自率領的坦克營和炮兵部隊,則在靠後一些的尤維列伊涅鎮待命,隨時準備作為預備隊投入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