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新增兵力不詳,我認為我們應該在克萊普南邊的布呂那構築防線,等全師到齊再發動進攻。”克普勒中校說道。
陳道的目光在地圖上的幾個點轉了幾個來回,隨後說道:“我同意你的看法。你把瓦格勒少校的第三營加強給我,我先去布呂那鎮佈防,你看怎麼樣?”
克普勒中校點頭同意,徵求了艾森上校的意見後,三人意見達成一致,陳道隨即率領部隊向布呂那鎮進軍。
布呂那鎮位於埃格爾松西北三十公里,克萊普鎮東南五公里處。陳道的部隊是全裝甲部隊,瓦格勒少校的部隊是全摩托化部隊,兩支部隊僅用了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便趕到布呂那鎮,與駐紮在那裡的一個腳踏車偵察連匯合。
陳道臨走時特意帶上了沃爾夫少尉,一路盤問後,陳道終於得知勃蘭登堡部隊的底細。
勃蘭登堡部隊的正式名稱是“特種任務訓練與建設第800中隊”,它的總部設在普魯士的老城勃蘭登堡,這個組織也因此被稱為勃蘭登堡部隊。
勃蘭登堡部隊的成立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保羅·馮·雷託文-****貝克將軍,一戰時,他是德屬東非殖民地部隊的司令。
****貝克將軍的兵力最多時不過一萬四千人,而他的敵人則是十六萬人。他的小部隊顯然是寡不敵眾,在這種情況下,萊託沃貝克成功的使用了游擊戰術與特種戰術,困住了大量的英軍部隊,而這批英軍原本是可以用於歐洲戰場的部隊。
這一經驗對他的一名下級軍官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名軍官是西奧多.馮.希普爾上尉。一戰後,他被分配到德國軍事諜報局二處,正是他建立了後來的勃蘭登堡部隊。
希普爾不但從老上級那裡得到啟示,他還對戰爭中產生的英雄事蹟特別的嚮往,他借鑑了其他國家非正規作戰的成功戰例,並且深信非正規作戰可以產生巨大作用。
他的想法是由少數的優秀人員組成小分隊,為正規部隊開道。在實施進攻前甚至是在正式宣戰以前,這些小分隊可以先深入敵後,佔領橋樑、道路的隘口以及主要的通訊設施;他們還可以散播假情報、炸掉供給倉庫、攻打敵人的司令部,總的來說,就是以極少數人造成極大的混亂局面。
沃爾夫少尉雖然嚴守保密條例,只是有選擇性地說出一些可以公開的內容,陳道還是聽出其中蘊藏的內涵。
當天晚上,陳道在自己的悍匪日記中自責道:
本悍匪忘記迷彩服還可以解釋為貴人多忘事,可是竟然連特種部隊這種超神器都能忘記,絕對是IQ卡餘額不足的表現。等法國戰役結束後,本悍匪一定要儘快充值,補足IQ,絕對不能再犯這種低階錯誤。
4月15日夜裡,黨衛軍特別機動師師長保羅·豪塞爾中將和德意志摩托化步兵團抵達埃格爾松。
4月16日上午10點20分,保羅·豪塞爾中將和克普勒中校率領元首團餘部趕到布呂那鎮時,卻沒有看到克普勒所說的強力武器。
豪塞爾不僅沒有看到那些強力武器,也沒見到陳道和瓦格勒少校。
被陳道特意留下來的巴赫上尉走到豪塞爾面前,恭敬地說道:“豪塞爾將軍,羅森上校命令我邀請您去克萊普鎮,他希望在那裡與您共進午餐。”
“你們佔領了克萊普鎮?”豪塞爾驚訝地問道。
“不僅是克萊普鎮,克萊普揚鎮此時應該也回到了挪威人民的懷抱。”巴赫上尉自豪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