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啟稟徵西將軍。西蜀賊酋姜維率軍從沓中啟程東進了!”
“哦?這個姜伯約。這不是他的性格啊,居然比我預料的早了五六天。這傢伙居然有這麼大的魄力?種了一季的糧食說不要就不要了?”
“徵西將軍,這會不是稱讚敵人的時候,我們還是加快步伐全速追趕吧!”
“呵呵呵,司馬勿慌。嗯,斥候,我軍各路人馬中距離姜維最近的是哪一支?有多遠?”
“回將軍的話。是牽弘牽太守的軍隊。距離屬下出發之日,牽太守的軍隊距離姜維軍大約十七八里。”
“太近了!傳令給三位太守。命三位太守率領各自軍隊,輪番前插,前鋒部隊距離姜維軍最遠不得超過三十里,最近不得小於二十里。各軍只需遠遠跟隨姜維,但不可與其交戰。若姜維率軍回頭邀擊。各軍也只能退後避開,不可交戰!違命者,斬!”
“喏!”
看著遠去的斥候,司馬師纂緊皺著眉頭:“徵西將軍……”
“呵呵呵,我知道司馬要說什麼,正好,這會護軍也在。我就給二位講講吓面戰局的推演。”
所謂護軍,指的是司馬昭的親信田續。這位爺原本是司馬昭大將軍府裡的記室。在把師纂派來給鄧艾做監軍後,又把田續派來做護軍——附帶說一句,鍾會的監軍是衛灌,護軍是胡烈。全都是司馬昭夾帶裡的人物。
領兵大將率領野戰軍出征,朝廷主事的人公開派人來監視,這其實是一種好事——老大,我雖然領兵作戰,但我真的沒有其他想法哦。不信?我可是啥事都沒有隱瞞你派來的兩個燈泡哦!他們每天都在給你寫小報告吧?我可是一點都沒阻止哦。
一句話:在古代那種極端落後的通訊條件下,監軍制度是領兵大將洗脫嫌疑,做君主的也能睡得著覺的最有效的方法。
“兩位請看。”在師纂和田續都落座後,鄧艾將一枚石頭放在裡桌子上:“這裡是我們。算上三位太守和本將在西羌招募的部隊,一共是三萬五千人。”
“這裡。”鄧艾在代表本方石頭的左手邊放上了一塊比較小的石頭:“這裡是姜維的部隊,兵力大約三萬多一點。”
“還有這裡。”在代表姜維部隊的石頭的更左邊:“這裡是雍州刺史諸葛緒的部隊,兵力足額三萬。根據大將軍的命令,在我軍發兵之前,諸葛刺史的軍隊就要先一步出發,搶佔陰平郡連結梓潼郡的咽喉要道:橋頭。而姜維的軍隊,不管是去漢中還是去梓潼,都必須要經過橋頭。”
“如果我軍現在全力追擊姜維,姜維必返身與我決戰。實話實話,在野外正面決戰,面對兵力與我差不多的姜維,本將沒有必勝的把握。”
這是實話,但沒有什麼丟人的。從郭淮到陳泰到王經到鄧艾,曹魏沒有任何一個大將在兵力相等的情況下,正面野戰打贏過姜維。這些年來曹魏隴西諸將能夠在姜維面前稍佔優勢,最大的依仗還是曹魏雄厚的國力——老子打不贏你拖都要拖死你!
“可是本將為什麼要這麼急著和姜維決戰呢?現在朝廷的主力已經進入漢中。姜維必須東返。東返必過橋頭。而橋頭有諸葛刺史的三萬人嚴陣以待……所以我們只需要跟著姜維就行了。跟緊點,最遠不能超過一天的路程。我想,諸葛刺史的三萬人,不會連一天都扛不下去吧?這樣一來,最終的結局就是我軍六萬五千人與姜維的三萬人決戰於橋頭。那時候我軍有堅城相助,而姜維的部隊卻遠離根據地…..呵呵呵,如此,大將軍多年以來的心腹之患,就可以徹底消滅了。”
“……原來如此,徵西將軍真是深謀遠慮啊。我等拜服。”
說服了師纂和田續,鄧艾的嘴角偷偷的翹了翹:“哼哼,姜維是這麼傻的人麼?諸葛緒那樣的蠢豬怎麼可能攔得住他?哎,姜維啊,你可要努力啊,我可是給了你機會讓你跑了。你可一定要安全返回漢中啊。你不回漢中,就無法讓鍾會那個豎子吃癟。這樣的話,大將軍就無法明白我的價值了。哼!等你把鍾會擊垮,大將軍必然會認識到他犯了大錯。那時候伐蜀的統帥就一定是我,然後,我再和你姜維好好扳扳手腕!至於諸葛緒,呵呵呵,你放跑了姜維,大將軍豈會饒你?你那三萬雍州軍,就交給我鄧艾來統帥吧。”
與此同時,陰平郡,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