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從七月二十八日抵達槐裡開始,姜維並沒有修築槐裡的防禦——關中平原,到處都是通途,石苞為啥非要來打槐裡縣城?所以大將軍也只是把槐裡城作為他的兵團營務處所在。自己率領六萬大軍在野外屯駐。
到了八月三日的清晨,石苞的軍隊抵達了槐裡附近。
石苞從郿縣撤退的時候,全軍上下一共八萬九千餘人。而姜維這邊呢,整整六萬人。
雙方的指揮官在看到對方的軍容後,都面色發緊。但也都堅定的釋出命令:列陣,準備作戰!
姜維這邊的六萬人,分別是突將隊四千五百餘人,由姜維親領。騎兵一萬五千人,分別由趙廣、馬傑、文鴦統帥。接下來是三萬多虎步軍,由來忠、向充、習隆、文虎等人統帥。然後是五千長槍兵,由關彝的學生李翔統領。最後是三千車兵和兩千弩兵,分別由將軍陳淴和鄭綽率領(此二人在史實中僅見於楊洪傳)。
“傳令各軍,先擺一個圓陣!本將的突將隊和弩兵隊為圓心,虎步、長槍、車兵為第二層。騎兵為第三層。工兵隊,速速搭建塔樓,樓高至少三丈。”
“諾!”
隨著姜維的命令,蜀漢的六萬大軍開始迅速的變陣。而晉軍這邊看到漢軍開始擺陣,於是也在石苞的命令下開始擺陣。
石苞的八萬九千餘人,其組成結構是:騎兵三萬,指揮官李輔、徐胤(史實中為王濬的助手)。步兵五萬,指揮官伍巢、管定。弓箭兵一萬,指揮官荀愷。另有九千餘人的重步兵,是石苞的本陣。
看到姜維擺了一個圓陣,石苞的嘴角輕輕一揚:“怎麼,姜伯約這個賊大膽也知道兵比我少那麼多,做好了被我包圍的準備了麼?傳令,弓箭兵前出,射住陣腳。步兵隊隨後跟上。騎兵居於兩翼,隨時接應!我軍不要急著去包圍對方,而是要從敵軍的最前鋒打起,把所有力量集中於一點,一層一層的打到敵人的圓心中去。”
“諾!”
隨著石苞的命令,荀愷開始率領弓箭兵前出,然後在他的號令下,上萬支羽箭騰空而起。徹底決定關中歸屬的槐裡大戰,於西元268年八月初三的辰時兩刻正式打響!
“敵箭!舉盾!”
“嚯~~~!”
姜維的這個圓陣,並不是完整的兩個圓(圓心是突將隊)。在圓心之外的第一層圓圈上,虎步軍、長槍兵、車兵倒是圍著姜維的本陣圍了一個完整的圓圈。但在此之外的騎兵隊,只是包裹在這層圓圈的北、東、南三個方向。唯獨西方是個缺口。而西方則是石苞軍的所在。所以說,姜維軍現在並不是騎兵直接面對對方的弓箭兵,而是第一次圓圈上的虎步軍直面對方的勁射。
如前文所述,虎步軍是槍盾兵,所以在前線各級指揮官的有序指揮下,晉軍的弓箭兵並沒有給漢軍造成什麼明顯的傷亡。在完成了三輪速射,本方弓箭手的手臂有了點痠麻感,而敵人的虎步軍已經迅速接近後。石苞迅速的下達了命令:弓箭兵後撤,步兵隊前進。
姜維這邊,在看到敵人的弓箭兵後撤後,很是愜意的突出下嘴唇,頑皮的朝著上嘴唇的鬍鬚吹了口氣:“搖旗,左轉。”
“諾,左轉!”
隨著姜維的命令,漢軍的第一層圓圈開始緩慢的整體左轉。原先在正面面對晉軍的虎步軍轉到了左側(南方),原先在右側(北方)的長槍兵陣來到了正面(西方)。而此時,晉軍的刀盾兵們剛剛舉著大刀衝殺了上來。
“滴~~!向右刺!”
“嚯~~~!”
漢軍新型的長槍兵陣完克本方的刀盾兵,這一點,經過多次戰鬥,已經在晉國上下達成共識。晉國的指揮官也竭力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可是現在本方的刀盾兵就恰恰的撞在了敵人的長槍兵陣上。
“傳令,刀盾兵退後,讓我們的長槍兵也上去!”
“父親,我方的長槍兵……”
“我當然知道沒練好,但不試一試怎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