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268年四月初五,洛陽皇宮。
從去年的十月初西蜀入寇以來,這場戰爭已經持續了半年之久。
四十年前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蜀漢以前所有北伐聲勢最大的一次,但其持續時間也只有半年吧。
現在,半年了,可是關子豐那個無恥背盟之徒還賴在郿縣不肯走。收復隴西的日子也遙遙無期。算上胡奮丟掉的那五萬人,晉國已經陸陸續續的投進去二十多萬人了,還前所未有的借重了異族的軍隊——這麼搞是要在後來付出代價的!
多年以來,異族之所以在諸夏國家的正規軍面前不堪一擊,主要的原因就是武器代差和軍隊無組織。要是讓這些異族的軍隊在戰爭中彌補上了這兩點,就算這一次大戰勝利了,將來要想鎮住這些異族,需要花費的力氣可是成倍於以前!
晉國上下並不是看不到這個隱患,可是不這麼做又有什麼辦法?石苞被姜維拖住不敢南下指揮,郿縣城外的司馬望一天到晚的叫苦,要錢,要糧食,要兵。可是國家的力量因為這場戰爭已經被催動到了極致!沒看到洛陽與長安之間,搬運糧食的隊伍綿延不絕麼?抽調這麼多的民夫隨軍,不要說關中了,就是洛陽這邊的春耕也出了大問題!
“陛下,以上就是今年春耕情況的報告。總的來說,由於司州地方抽掉了三萬民夫從軍,導致河南尹的春耕受到了影響,翻耕的田地比去年少了一成多。而青徐兩州由於大量屯田兵被抽調進關中和洛陽,翻耕土地更是少了三成。此外為了讓南匈奴出兵,我們又在幷州讓出了十萬畝土地給他們做牧場……綜上,今年秋收的時候,國家的收入總體大概要少一成。”
“哎……”當了皇帝從未開心過的司馬炎,這一年才三十二歲,可是兩鬢都開始出現白髮了:“現在國家糧食庫存有多少啊?”
“回陛下,除去增撥給關中、荊州前後五百萬石糧食之外,關東這邊,洛陽、許昌的糧庫還有四百萬石存糧。鄴城有一百五十萬石。下邳有二百萬石。加上其他各郡郡治所在的庫存,一共是八百三十萬石。”
“關中和荊州軍團的存糧如果現在停止增加,他們能維持多久?”
“呃……光是供應軍隊,一年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節約點兩年都沒問題。但是……”
“但是?”
“但是關中今年春天大旱,當地官員報告,今年關中春耕翻土的時候全是揚塵,種子播下去之後難生秧苗。估計關中今年秋天又要減收。”
“哎,外敵入侵,老天也不賞臉。這……”
下面的話司馬炎不說了,做大臣的也沒法接:按照天人感應學說,老天爺這麼不給你面子,不就是說晉國這個國家他老人家不喜歡嗎?
所以,必須再開一個新的話題。
但是書房裡的眾人還沒來得及開口,一個身穿淺色官服的低階官員就匆匆的彎腰趨步而來:“陛下,琅琊王急報!”
聽到這五個字的司馬炎一個腳步不穩,差點就摔倒了。
琅琊王司馬伷,這會兒坐鎮壽春,是晉帝國的揚州兵團司令官,他的急報意味著什麼,還用問嗎?!
果然,開啟奏表,一股焦慮不安的情緒就撲面而來:“臣伷急報陛下,三月二十日,東吳江北三郡突然湧入大量士兵。同時無數重車亦自江南登船,於江北卸下。揚州之進奏曹拼死打探,探明重車所載皆為糧草。我朝置於東吳朝堂之暗子亦已證實,東吳偽朝已經達成定議,將於四月十日出兵入寇!臣忝為鎮南大將軍,坐鎮國家之東南,若吳寇來犯,定然奮戰到底。然,揚州兵團,滿員只有八萬餘人,後方青徐軍團已經全部抽調,故而有後繼無力之感。而據進奏曹訊息,吳寇此次發兵不下二十萬,如此事為實,則臣無半點勝算……懇請陛下早日調發中軍來援,臣伷泣血叩首!”
雖然早有預感,不過內心多少存了一點希望。但是現在,希望破滅了。
說起來,漢、吳兩國雖為同盟,但以前對曹魏作戰的時候,很少有同時入場作戰的。究其原因,蜀漢方面是國力弱小,經不起長期的消耗戰。東吳方面則是世家太扯後腿。一般情況都是蜀漢這邊都撤兵了,東吳方面還沒有準備好。這樣的時間差,足夠曹魏中軍打完這頭再去按另一頭。更不用說蜀漢方面自從諸葛亮去世後,國力迅速衰落,姜維的北伐基本都是雍涼兵團就可以擋住,極少驚動洛陽中軍了。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蜀漢的持久力明顯增強,東吳的執行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昔年諸葛亮和孫權一直夢寐以求的局面終於出現:雙方同時投入重兵,讓北方的中原政權顧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