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元265年7月,代魏自立以來。司馬炎登上晉國的皇位已經兩年多了。兩年多來,這個年輕人只感受到了滿嘴的苦澀和如山的壓力。
266年,他那聰慧、漂亮的嫡長子死了。同年年末,晉國在西陵戰敗,國家耗費了大把的錢糧什麼都沒得到不說。除了賠上上萬士兵的性命之外,還讓曹魏舊將的子孫把上庸三郡給搞了個稀巴爛。
267年,本國的戶稅清查剛剛取得了一點成績,佔田令也剛剛開始鋪開,國家這一年的收入有了明顯好轉。結果西蜀那個關子豐悍然入寇,國家前前後後投進去十九萬大軍,然後就是胡奮喪師失地,隴西居然前所未有的被西蜀小寇給拿下了!
西蜀建國四十六年了,十幾次入寇。除了早年戰略性放棄陰平、武都兩郡之外。曹魏從來沒讓西蜀討到多大的便宜。結果,晉國第一次面對蜀漢的北伐,居然把隴西丟得如此乾脆!
非但如此,早年漢魏大戰,從來都是蜀漢一方首先糧食頂不住,求戰不得後被迫撤兵。現在情勢居然調轉,那關子豐在郿縣不停的搬運糧食進城,而關中的司馬望卻在叫喚洛陽中軍進入關中的數量太多,長安糧庫快要見底!
這,這真是奇恥大辱。這樣的事情難道能夠證明晉國替代曹魏是正確的嗎?
這關子豐怎麼就那麼不消停呢?你怎麼不多給朕幾年時間呢?不是說好了十年之約的嗎?只要你履行完十年之約,朕的大晉絕對不是今天這麼捉襟見肘!
可惜,他管不了關彝。他能做的,只有召集自己的手下,商議如何收拾現在的局面。
267年十二月一日,洛陽,晉國皇宮。
“大將軍那邊還沒能平定那些叛逆嗎?”
煩躁的司馬炎一上來就開問,但是他自己都沒發覺,現在的他都不敢主動去問隴西和關中的情況了。
“啟稟陛下,大將軍的戰報是三日一報。最新戰報是昨天的。大將軍說,最近半月,他始終沒能在秦嶺的深山密林中找到那群叛逆的主力。所以仍然沒有任何進展。”
說起來,張虎等人算是無師自通的游擊戰大師了。他們從西陵撤退進入魏興郡後,得到了劉林率領的兩千蜀漢羽林軍的幫助。更關鍵的是得到了漢中郡源源不斷的糧草接濟。在這個時代,有了糧食,就有了擴軍的資本。所以他們用糧食吸引秦嶺大山深處的氐人、漢人從軍,很快的把隊伍拉大到了三千人。
這樣的兵力當然不是魏興郡太守劉欽能夠對付的。很快劉欽就戰敗身亡。張虎等人順利的拿下了魏興郡,並將兵鋒伸入了上庸郡。
陳騫率軍進入上庸後,張虎、張雄、劉林等人聚集了所有兵力五千餘人和陳騫打了一仗,慘敗。當場陣亡三千多人。之後他們學乖了,放棄了所有城池,專門在山地間和陳騫的中軍進行遊擊作戰。陳騫的奏報寫得很清楚,自那場大戰之後,他的部隊單日斬首數量從來沒有超過二十級。
相反,由於糧道、各地分散的營盤屢屢受到襲擊。陳騫的部隊其損失在逐漸的增大,士氣也越來越低迷。
最後陳騫面對司馬炎一日急過一日的催促也受不了,乾脆在奏報上寫明:臣才疏學淺,面對這些賊寇,只想到一個辦法:請陛下派下大量錢糧和民夫,臣每到一個地方就修築一個堡壘,最後各個堡壘形成網狀,猶如絞索一般逐漸繫緊,如此方能把這些叛逆給困死、剿滅。否則,您還是換別人來吧。
可是,這會兒關彝、姜維開始北伐了啊。洛陽中央哪有那麼多餘錢給你?所以絞索戰術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呢,司馬炎也沒法換人:兩年多了,他算是明白了,陳騫和石苞這兩位老人,真的算是目前晉國最能打的將領了。所以,上庸三郡目前的情況就是如此:局勢總體是控制住了,但也牽扯住了晉國不少的兵力。
“哎~~~”聽完張華的彙報,司馬炎長嘆了一口氣:“那個曹悌,還沒有找到嗎?”
接這話的就是賈充了:“陛下,臣等無能。未能發現逆賊曹悌的蹤跡。但臣敢保證,此獠此時肯定未出太行山,說不定,已經在太行山裡餓死了!”
“車騎將軍萬萬不能有此想法。命令進奏曹加派人手進山搜查,這等逆賊,朕生要見人,死要見屍!”
“諾!臣領旨。定不負陛下所託!”
曹悌這個事情之所以弄成這樣,不就是你們這些傢伙爭權奪利搞出來的嗎?哎,可是現在看起來,楊家兄弟還真的靠不住啊。
稍稍的緩了一口氣,司馬炎又問裴秀道:“尚書令,前些時日,大司馬的方案,你們尚書檯都議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