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個來月,雖然關彝軍團和司馬望軍團總體上是屬於靜坐戰爭的狀態。但雙方小規模接觸、戰鬥的事情也發生了不少。
這些戰鬥基本上都是圍繞著蜀漢軍隊的糧食運輸線來進行的。所以參戰的雙方,其兵種主要都是騎兵部隊。
在這些戰鬥中,根據蜀漢方騎兵部隊統帥牽弘、趙毅的報告,晉軍的騎兵裝備馬鐙的越來越多,從以前的槍騎兵專職為馬刀騎兵的也越來越多。這戰鬥力當然也在緩慢的上升。對此,關彝也覺得很無奈:蜀漢以前全國上下就一萬騎兵,這次擴軍他把騎兵規模擴大到了三萬五千人,其中參加北伐的就有三萬人。沒有馬鐙,他怎麼能把騎兵規模擴大這麼多?
但是馬鐙畢竟是太好模仿了。憑著晉國強大的國力,就算洛陽朝廷那邊反應遲鈍,司馬望在長安這邊的工匠可是拼了老命在打造馬鐙啊。
司馬望的算盤很清楚:在本方沒有得到朝廷大規模增援的前提下,我對你關彝在渭河兩岸的城堡沒有辦法。但是你的糧道雖然不長,但終究是有一部暴露在關中平原之上的。我針對這一點做文章就是了。
所以,最近一個來月,蜀漢和晉國的騎兵之間百人級、千人級的戰鬥非常頻繁。在戰爭中不斷學習、適應的晉國騎兵其實力越來越強,蜀漢的戰損比已經從以前的一比七八降低到了一比二三……安國城以南的糧道維護已經越來越吃力。這麼下去,關彝非常清楚,要不了一個月,自己的糧道就要被切斷了。
所以,他不得不對擁有為數不少騎兵的各個異族虛以委蛇。
雖然如此,但作為一個穿越者,關彝是非常清楚在歷史本位面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的。所以,雖說現在看起來,他在雍州的戰略局勢已經漸漸陷入被動,距離拿下雍州的目標越來越遠。但有些事情還是要先預做準備的——拿下雍州後,如何處理這裡的民族關係。
“諸位,隨著最近大將軍徹底拿下隴西。不少雍州的世家和異族都坐不住了。剛才本官接連線待了諸多異族首領,他們的訴求大體是這樣的……”
郿縣議事廳內,張遵、句寧、霍在、蔣斌、田續、皇甫闓、王買、羅襲、姜素等人圍聚一堂,安靜的聽著關彝講述各家首領的要求和條件。
聽完了禿髮鮮卑、李氏氐人、匈奴右部的要求後,最為熟悉關中實際情況的皇甫闓先開了口:“大司馬,這匈奴右部先不去說他。末將先說說這禿髮部。這一支鮮卑人可是很難纏的,因為他們的首領是個做事情很公平的梟雄,在部族內有很高的威望。所以這一支,除了如大司馬所言鼓動他們去河套之外,還需要對其進行分化瓦解。嗯,那個且萬能,到底是羌人,應該能做點文章。”
這個發言,很一般。但是關彝沒有料到的是,這已經是身邊這群下屬最有實質內容的發言了。
比如接下來在討論李氏氐人的安置時,大家都興高采烈的表示,這一下子就給國內增添了十萬人口。這麼算下來,就算是本次北伐沒能拿下雍州也是大賺特賺了。
關彝對此稍稍有點愕然,但很快就釋然了:這個時代的人,對異族都極為自信,有著發自內心的優越感。根本沒把異族當回事啊!這時候要是關彝把後世五胡入中原的事情講出來,別看大家以前都把他的話奉為圭臬,但對將來北方漢人十不存一的情況,是絕對不會相信的。
我這算不算問道於盲呢?算了,不怪他們,畢竟他們不是穿越者。
接下來的會議,很自然的成了關彝的獨角戲。
“諸位,現在大將軍已經拿下隴西四郡,其主力雖然沒能順利的進入秦川,但就算南下繞道武都,也是在今年之內能夠趕到的。到時候就是我大漢七八萬主力和晉國十來萬主力的決戰。本將的意思是,大將軍的主力暫時在隴西多停留一段時間,不要急著繞道武都進入關中。我準備就以這三萬多兵馬和這兩座堅城與司馬望等人多周旋一段時間。如此,雖然我們要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被困在兩座孤城裡,但我們在徹底的抵定隴西的同時,還能進一步消耗晉國的軍力和士氣,為後面的決戰打下基礎!”
“兄長此言甚善,如此我們方有更多的時間消化隴西。”
“正是如此,至於說被困孤城,呵呵呵,這次我們的守備物資可是比在當年的陽安關充沛得多。司馬望老兒不來則罷,來了必定使其頭破血流!”
“大司馬這個方略好,我們在這裡堅守半年左右,晉國的關中兵團必定師老兵疲。而且那個時候,東吳也一定發兵了,到時候我倒要看看司馬炎那傢伙去救哪頭!”
……
“嗯,所以我軍下一步的方略已經定了,就是堅守在這裡。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本官對最終拿下雍州是具備完全信心的。”
“我等也對此深具信心,對大司馬的方略定然堅決執行。”
“善,諸位。若是能順利拿下雍州,在徹底解決我大漢生存危機的同時,我們也會面臨許多新的問題。其中一項很重要的工作便是,如何和這裡眾多的異族接觸。”
“諸位,我大漢內部也有不少異族,比如本官起家的涪陵郡,武陵山的五溪蠻人的數量,比當地的漢民還多。至於現在的南中七郡,也是異族比漢民多,但是我大漢總體來說和他們相處的還比較好是不是?但是本官要提醒諸位的是:雍涼的異族和益州的異族不一樣。益州的異族雖然也經常有各種叛亂,但總體上,他們都是實現了農耕定居的。他們一旦發動叛亂,往往是跑不了的。所以除非是我大漢催收賦稅、強徵兵役鬧得太不像話,益州的異族一般不會反叛。但是這裡,雍州的異族就不一樣了。他們大多都是遊牧為主業,居無定所。他們要是反叛起來,打敗他們是沒問題的,但要殲滅他們,徹底平定叛亂,那就是個大問題!所以,如果我們拿下雍州後,還用和以前在益州和異族打交道的方法與這裡的異族打交道,遲早是要出大事的。我希望諸位能夠牢記這一點。”
正所謂有恆產者有恆心,還有一句老話叫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中國幾千年歷史,南方的少數民族其侵略性要低得多。從來沒有哪個中原王朝是亡於南方的少數民族的。這其中最根本的一點就是生產生活方式的不同。
“如何和這裡的異族打交道,是我們拿下雍州後必須面對的問題。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隨著我軍的局面逐漸開啟以及東吳的入局,相信這裡的異族會往郿縣跑得越來越頻繁。諸位要面對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本官先在這裡定下三個方略,大家要嚴格按照這三條辦事。”
“請大司馬示下。”
“嗯,第一條,分化。諸位,這種分化分兩種,一種是不要把異族看做一個整體。他們之間有羌人、氐人、匈奴人、鮮卑人。我們要用各種方法,引導這些異族之間彼此仇視,不能讓他們團結起來。第二種就是針對每一個部族,儘可能的在後面的接觸中,尋找、勾連各個部族裡的野心家,鼓勵他們從部族裡獨立出來單幹。只要現在的各個大部族被分化成一萬人以下的小部族,我們就可以將其編戶,納入傳統漢民的管理體系。”
“第二條,腐蝕。諸位,北方的異族到底是以遊牧為主。這樣的生產方式決定了他們的強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首領的英明。早年的冒頓單于在世時,強如高祖、呂后也只能忍氣吞聲。但是冒頓之後,匈奴單于一代不如一代,等到武帝奮起時,匈奴只有連戰連敗。桓靈之際,鮮卑出了了不起的大英雄檀石槐,他統一鮮卑各部,對我大漢的北方造成極大的威脅。但是此人一死,鮮卑立即分裂。所以在以後的接觸中,諸位要放下身段,用溫和的語言、各種金銀玉器、各種美酒儘可能的腐蝕這些部族的首領。對那些熱衷於美食華服的異族首領,我們要盡力扶持。對那些生活簡樸、處事公正的異族首領,如有條件,要儘早的用各種手段予以消滅:比如,昔年的軻比能就是一代草原梟雄,繼檀石槐之後他統一了中部和西部鮮卑。給曹魏的幽州、幷州帶來了極大的威脅。但是王雄派出刺客將其刺殺後,北方的鮮卑現在已經分裂成了數十個部落。這樣的方式,必要時我們完全可以學嘛!”
“第三條,教化。我準備行文給行宗,讓他在益州準備相關師資和教材。等到我們拿下雍州後,就在各地的異族開辦蒙學。之後從這些異族蒙學裡選拔人才到漢地生活、入仕。如此一來,異族中那些有志向的人就多了一個選擇。而不是一天到晚就想著怎麼率領部眾打劫我們大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