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關統的空棺材出殯到三月孝期期滿,大約80來天的時間。這段時間可把關儀給忙壞了。
搭建自己的幕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以前關儀和廖化還認為關家沒落了這麼久,願意追隨的人可能不多。所以預期中大約有個三五個人就可以滿足了。誰知道陰差陽錯——皇帝要樹立年輕人奮發向上的標杆。荊州派要以此洗刷元從派與荊州派子弟不務實事,空享爵祿的惡名。東州派、益州派希望這是荊州派和元從派讓出高官厚祿的開始。所以難得的蜀漢各方勢力都對關儀出知外郡樂見其成。因此,在各方勢力的推波助瀾下,關儀的幕府一下子人滿為患。
從桃園三結義開始,關張兩家已經有了七十年的交情。所以當張紹把張遵拉到關儀面前的時候。關儀不管心裡再不爽也得擠出一副笑臉,說一番兄弟齊心,可以斷金的場面話。原本計劃由廖化派出軍方資深老將擔任涪陵郡都尉的計劃理所當然的被打斷了。
關家和趙家的交情與張家比起來,是稍微淺了那麼一點點。但也僅僅是淺了一點點而已。所以當趙毅被趙統、趙廣兩兄弟牽來的時候。關儀又得擠出笑容,說一番多謝兩位叔父關愛,有國威(趙毅的字)兄弟的幫襯,涪陵郡不足治也什麼的廢話。然後,原本計劃找大將軍姜維索要一位後勤文官擔任的都官從事的職位,給了剛剛二十歲(虛歲)的趙毅。
簡家的人一向以不靠譜著稱。當年簡雍在世的時候,除非諸葛亮在場,否則不管什麼場合,簡憲和都是坐沒坐像,站沒站像。現在這一特性明顯的被簡家的子孫發揚光大了。看著一副懶洋洋混不吝的簡單簡無雙童鞋。關儀淚流滿面的把勸農從事這一封建社會最重要的職位給了他。
此外還有孫乾的孫子孫剛孫定烈。這個傢伙別看表字這麼威猛,可是一看那慘白得嚇人的面板就知道這是典型的廢材。好吧好吧,你就做哥的主薄吧。
所以說裙帶關係要不得啊。你看你們這些二十來歲的年輕人,什麼實際經驗都沒有。就靠著自己的祖上餘蔭。就把老子手裡的警備區司令、人事局局長、發展與生產委員會主任和辦公室主任這四個最重要的位置全霸佔了!
老子不是去種田以便為逆推曹魏做準備的!老子是外出避難!你們懂什麼?一大堆公子哥一窩蜂的擠過來,真當是出去郊遊啊?
除了上面一堆公子哥,其實真正做事的人才還是有的。
陳袛秉承劉禪的旨意,為關儀準備人才。治政能力其實很高的陳袛向關儀推薦了尚書郎李密。就是後世裡“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的創作者。這位爺可是後來西晉的名臣。以剛正不阿著稱的。關儀讓他做了督郵從事(檢察院院長)。
廖化作為關家後代的守護人,自然不可能落後。派了跟隨他征戰多年的老家將廖勇。這位爺今年六十五歲。去年在段谷那麼慘烈的地方都掙扎著出來了。關儀聘請他為太守府兵曹從事(武裝部部長)。
大將軍姜維對關家其實是非常愧疚的。所以這一次也忍痛的把自己夾帶裡的人物給推薦了過來。當關儀拿到這份名帖的時候可是真的嚇壞了。因為這個人叫陳壽!
好吧,《三國志》的作者。那就做個記室吧(秘書長)。
這麼算下來,已經有了七人小班底了。但是,在關儀的拼圖裡,還差一個人。
再說一遍,這位爺現在還是滿腦袋外出避禍的想法。完全沒有挽救國家危亡的高尚情操。但這並不妨礙他想把涪陵郡搞好——於公來說,把涪陵郡搞好一點,以後西晉統一後,自己也有入朝為官的資本。於私來說,這個地方搞好了,自己也可以存點私房錢。
蜀漢時代的涪陵郡可不是今天的重慶市涪陵區。事實上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的地名都有轉移(1)。蜀漢時代的涪陵郡,下轄涪陵、丹興、漢平、萬寧、漢復五個縣。郡治在涪陵(今重慶市彭水縣)。其地域範圍,大致相當於重慶直轄前,原四川省的黔江地區。
這個地方嚴格來說並不是一個好地方。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衡量一個地方好不好,最基本的一個評價因素就是:這個地方有沒有足夠平坦、適合發展農業的耕地。
很遺憾,涪陵郡所有的地域,都處於武陵山山脈之中。平地還是有的,但是極少。
在中國的南方地區,主要種植主食作物是水稻。而中國南方有很多地方都不是平原。為了種植水稻,中國的古代先民們創造性的依山為田。開闢出了大量的梯田。
還是很遺憾,涪陵郡連大規模造梯田的條件都沒有。
因為,這地方的山脈一是來得很陡,很多山脈都如同刀劈斧砍般的筆直——這樣近乎90度的坡度是無法營造梯田的。還有就是,這裡是喀斯特地形的集中地。土層薄弱,下面的岩石都是石灰岩,蓄不住水。就算費盡千辛萬苦把梯田給弄出來了,要不了多久水都全部從地下漏走。還是種不了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