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很多律師事務所,也不僅僅是負責法律事務,還會有商業談判和政治遊說的業務。
兩個企業之間要進行談判,雙方很可能都不用出面,直接委派自己的律師事務所去做就好了,結果就是兩家律師事務所的人談,談完之後把合同擬定好,其中的法律條文也弄的清清楚楚的,直接給企業簽字。
至於政治遊說,在美國已經形成了產業,遊說公司打著“立法協調員”或者“政府關係事務總監”的名號,去遊說政客,制定對背後金主爸爸有利的政策。
而這些所謂的“立法協調員”、“政府關係事務總監”,都是以律師為主的。律師懂得該如何利用法律,遊走在法律的邊緣,合法的給政客一些好處。
有一些遊說能力出色的律師,在積累一些政治資本以後,還可以去參選議員,進入政壇,向著總統的寶座發起衝刺。
既然美國有的是專業人士,李衛東也犯不著自己親自去談判,他花錢請了專業的律師事務所,將談判的事宜交給了他們。
……
捷豹路虎雖然是一線豪華品牌,但並沒有多少潛在的買家。畢竟福特公司每年都會發布財報,捷豹路虎的虧損是肉眼可見的。
就比如2007年,捷豹虧五億美金,路虎虧十億美金,所以無論誰接盤捷豹路虎,都先虧十五億美金。
再加上次貸危機的緣故,各品牌的汽車銷量都在下降,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自然也就罕有接盤俠。
然而也有頭鐵的買家對於捷豹路虎非常感興趣,那就是印度的塔塔集團。
塔塔集團是印度最大的商業集團,創立於1868年,論起歷史底蘊的話,比很多歐美企業都要老一些。
塔塔集團是做買辦起家的,老塔塔在英國全侵略伊朗和衣索比亞的時候,為英軍提供軍需品,從而攢下了第一桶金。
後來塔塔開始涉足紡織業和鋼鐵業,而在英國殖民之下,印度本土的民族資本家是很難發展起來的。
但是塔塔公司運氣比較好,當時的有印度恰好爆發了抵制洋貨的運動,印度老百姓寧願買劣質的本土產品,也不買進口貨,塔塔公司也因此得以立足。
接下來又趕上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人需要鋼材來製造武器,卡卡公司得到了大量的訂單,成為了印度一流的大企業。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的時候,日本工業逐漸發展起來,開始向全世界傾銷鋼鐵,這也侵犯了英國人的利益。英國人為了對抗日本人,開始大力的扶持塔塔公司,塔塔的鋼鐵也在印度市場取得了壟斷地位。
同時塔塔公司開始涉足水電、煤炭、航空等領域,印度航空公司就是塔塔建立起來的。當英國殖民者離開印度的時候,塔塔已經是全印度最大的企業了。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塔塔開始積極拓展海外業務,他們首先從諮詢服務公司開始,逐漸的向其他行業延伸業務,逐漸發展成了今日的塔塔集團。
作為一家印度企業,塔塔公司對於前殖民母國英國,有著特殊的情感,塔塔也非常熱衷於收購英國的企業,就比如塔塔憑藉著收購英國鋼鐵巨頭康力斯集團,成為了世界第五大鋼鐵製造商。
或許對於印度人來說,收購了英國的企業,會有一種騎在殖民母國頭上的感覺, 當年的奴隸翻身把歌唱,這樣比較能夠提振印度人的民族自信心。
因此當福特打算出售捷豹路虎的訊息傳出以後,塔塔集團第一時間便表達出了收購的意向。
……
《塔塔集團計劃收購捷豹路虎》這樣一則訊息出現在印度時報上,整個印度瞬間沸騰起來。
作為殖民母國一線豪車品牌,捷豹在印度人心中,那可是要超過保時捷和瑪莎拉蒂的存在,是殖民者爸爸牛掰的象徵!
如今這個品牌竟然要被印度企業收購,那豈不是顯得我印度人比殖民者爸爸還牛掰!
印度人的民族自信心瞬間爆棚。被殖民一百多年所留下了的自卑感,瞬間轉化為民族主義,整個印度都在為塔塔集團的收購計劃叫好。
報紙上、電視節目上,乃至網路部落格上,立馬充斥起各種吹捧的聲音:
“塔塔收購捷豹路虎,我們印度即將成為汽車製造大國!”
“捷豹是世界上最好的汽車,就應該讓我們印度來生產!”
“在印度捷豹面前,寶馬賓士算個渣渣!我麼印度才是南波灣!“
“印度汽車南波灣!”
“以後全會世界都會買印度車!印度南波灣!”
雖然媒體上只是透露出一個收購計劃,但印度人已經開始意淫,在不久之後,印度就會成為世界第一的汽車生產大國。
印度人的詞典當中,“will”永遠是最常用到的一個單詞。說話的時候帶個“will”,想怎麼吹就怎麼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