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虛影居高臨下,俯視著聽雪山莊。
聖人一出,萬籟寂靜。
天下儒生紛紛行禮:“拜見聖人。”
普通百姓也立刻跪地磕頭,祈求聖人保佑。
聖人自然不會理會這些,而是俯視著聽雪山莊輕聲道:“陳懷義,你連作二十四篇古詩,風格高度統一,內容卻又包羅永珍,最次墜天花,最高驚聖人,屬實難得,卻不到動天地之境。
“但是,這二十四篇文章卻是詩集,你已經命名為《陶淵明詩集》,對吧?
“以整部詩集看,卻又不同,整體水平極高,二十四篇,篇篇精美,有史以來的眾多詩集中,堪稱第一,與你前幾天所作《白馬集》也不遑多讓,而且數量更多,風格更統一。
“不過,這都不是重點,重點在於這部詩集內有眾多新奇之物,例如《山海經》。
“陳懷義,本聖極好奇《山海經》這一作品所載之內容,但也知道此事不能著急,本聖有耐心慢慢等待,等待這篇驚世之作面世。
“本聖有預感,你在《陶淵明詩集》中講訴的《山海經》絕非凡品,否則,天地不會有如此強烈之反饋。
“陳懷義,再接再厲。”
聖人說完,不等陳懷義回答,再次揮手。
而後,緩緩消失。
聖人離去。
天地逐漸恢復平靜。
就連聽雪山莊周圍的濃郁原創文氣,也瘋狂地被陳懷義汲取,速度極快,如鯨吞大海。
但聖人所言卻讓人間炸開了鍋。
“山海經?那是什麼?”
“就因為詩集中出現了一個名字,就到了動天地境?”
“離譜!”
“連聖人都期待,這《山海經》到底有什麼獨到之處?”
“剛才有留意生景異象,畫面中有許許多多奇形怪狀的動物和人物,似是志怪類小說?”
“絕對不止志怪類小說那麼簡單。”
“當然,聖人都說了,那是動天地境的作品。”
“那麼……是動天地境的志怪類小說?”
“小說也能動天地境?不可能吧!”
“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是動天地境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