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九妹。
就是當今大周皇帝趙煜德的九公主趙青瑤。
趙青瑤離開皇城直奔屯陽縣。
卻一直沒機會接觸陳懷義。
也沒有合適的藉口接近陳懷義。
更不想以公主身份與陳懷義交往,怕引起陳懷義的反感。
皇族與儒道相依相存卻又有著解不開的矛盾。
這裡的儒道恍若神道,不但掌握著知識,還掌握著超凡入聖的力量,對皇權的權威有著莫大的挑戰,是皇族心中的一根刺。
偏偏皇族又被聖人所限,不能修行儒道。
所以,哪怕皇族與儒道並未發生過激烈的衝突,但嫌隙卻自始至終都存在。
儒道中人,雖然沒有擺在明處鄙視皇族,但內心深處的看不起卻是廣為人知的。
雖然也有儒道修行者出仕朝堂或者參軍,可對他們而言,那只是一種修行,順帶著賺點好處,很少有儒道修行者會對朝廷以及皇室效忠,更別說效死。
也因此,趙青瑤化名趙九妹,還給自己按了個江湖人的身份。
身份能編造。
但趙青瑤身為皇族那與生俱來的高傲卻不是那麼改變。
於是,一開口就得罪陳懷義。
也正因如此,讓她向陳懷義道歉……
趙青瑤滿心不情願。
但想到陳懷義寫的《陋室銘》《師說》《洛神賦》《清平調》等等驚天動地的詩詞文章,便壓下心裡那一絲不情願,轉身飛奔,直追陳懷義二人。
並遠遠喊道:“陳先生,對不起,剛才是小女子孟浪,求陳先生原諒。”
陳懷義聽到趙九妹的喊聲,頭也不回地擺擺手:“不用道歉。”
“陳先生,我是真心的。”
“無所謂,真不真心都不重要,反正你我本就毫無關係。”
“陳先生,可以給我一個賠罪的機會嗎?”
“你我都沒錯,談不上賠罪不賠罪。”
“陳先生……”
陳懷義淡淡反問:“你開店賣東西,會向不買你貨的買家賠罪嗎?”
趙九妹搖頭:“不會。”
但立刻補了一句:“可是,陳先生,你不是一般人,而且剛才那也不是交易,而是我的一番心意,是我態度不好使您誤會,所以,我必須當面向您道歉。”
陳懷義轉身,面對趙九妹,盯著趙九妹的眼睛仔細審視,足足十幾秒鐘,才輕輕點頭:“好,給你一個道歉的機會,道歉吧。”
趙九妹收斂神情,神色鄭重,抱拳,彎腰:“陳先生,對不起,我為我魯莽與出言不遜向您道歉,請求您的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