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又是個苦差事,且不說這三伏天遠行令人窒息,單單這入蜀之途就不是好走的,更何況張松又豈是那麼好忽悠的。
“主公,當下可遣一偏將,領三千甲士駐與巫縣,與益州魚復關隔江相望,以防劉璋令人南下。”
“另,可遣一大將屯與下稚,相機而動,可隨時舉兵攻入豫章,斬殺華歆,只要拿下豫章,孫策就算想逆江而戰,也絕非易事。”
“至於其餘將卒,可屯與新野,作勢攻取中原,以掩人耳目。”賈詡眼眸盡顯深邃,再度說道。
張繡點頭,目光掃視一圈,旋即道:“霍峻聽令,著你領甲士三千,屯與巫縣,提防益州動向。”
霍峻本為劉表部將,劉表敗後歸與張繡麾下,其現如今不過青年將軍,但是後世卻以守城聞名蜀漢。
霍峻一愣,旋即目光灼灼看向張繡,急聲道:“末將定與巫縣共存亡。”
獨鎮邊疆,如此機會怎麼排也排不到他頭上,可張繡竟讓他獨統一軍,著實讓他難以相信,如此恩德,效死相報。
“甘寧、崔鈞聽令,著甘寧為大將,崔鈞為參軍,命你二人領舟步八千駐守下稚,可相機行事。”
張繡說完,目光沉重看向甘寧,凝重道:“興霸,此番汝務必全權聽從州平的調令,不得有誤。”
當下張繡水軍大將唯有甘寧可擔大任,可甘寧桀驁,沒幾個人能讓他信服,若讓其自己鎮守邊疆,恐有不測。
甘寧看了眼崔鈞,不以為意,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抱拳道:“主公放心,三月之內吾定取華歆首級獻與襄陽。”
“興霸,記住我說的話,”張繡肅然,旋即看向崔鈞溫聲道:“州平,此行就有勞你了。”
“主公勿憂,鈞心中清楚。”
張繡點頭,掃視一眼,沉聲道:“文聘聽令,著汝領甲士一萬,代替趙雲駐守葉城,不得有誤。”
“諾!”文聘經過這段時間歷練,心性上明顯更加成熟穩重,可堪大任。
“黃忠聽令,著你領三萬精甲屯與宛城,日夜操練,不得有誤。”張繡再度喝道,黃忠如今已是他麾下數一數二大將。
“諾!”黃忠無喜色,應下。
“蔡瑁、魏延聽令,著你二人分別領一萬舟師,一萬步卒,鎮守襄陽,以震周邊宵小之徒。”張繡掃視一眼,沉聲道。
魏延還需磨礪,留在身邊正好。
“諾!”魏延欣喜,抱拳應下,他能感覺到張繡提拔他的意圖。
蔡瑁拱手算是應下,神情卻是不喜。
張繡雖然給他表了個安南大將軍一職,可這也只是和黃忠平起平坐,而且他麾下兵馬多數被罷退。
要知,原本荊州有兵馬八萬餘,就算除去戰死逃走的,也還剩五六萬人,可張繡令黃忠裁軍,美其名曰精兵簡政。
一番裁減下來,他荊州兵僅剩不足三萬,他留一萬,其餘皆被張繡分劃到其他軍營,至於中層部將,更是全部換了一茬。
這明擺著是要削弱他蔡家兵權啊!
不行,這事他必須得和自己阿姐說道說道,不然蔡家地位日益下降,遲早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