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那間,一股清冽甘甜,彷彿最純淨的井水的液體便充溢著口腔,繼而自動化為一股清氣直湧大腦。
這一上午因為不斷地思索和商談而生出的煩燥、勞累、疑惑,通通在這股清氣的撫慰下迅速消散。
大腦突然一下子冷靜了。
前所未有的冷靜,甚至比夜晚站樁時還要空明清透。
先前的質疑、動搖、心虛、膽怯,被迅速驅走,有些混亂的思路也被迅速理清、理順。
王漢突然挺感謝楊教授。
或許,她是以這種巧妙的方式。來提醒自己,沒有了“虎少”的光環,自己也只是一個涉世未深的普通大學生而已,不管是看待問題。還是行為處事,都還有些稚嫩。
所以,清醒一點吧!
閉上雙眼,將以後的規劃重新在腦子裡過了一遍,確定了沒有問題,然後。王漢重新戴上面具,起身,將外面等待的剩下兩人都請進了會議室。
一位叫龍中恆,四十歲,濱海大學行政管理學博士,有著北方某沿海城市大型海濱渡假村五年總經理工作經驗,以及五年濱海市某五星級酒店專抓客房管理的副總職位經驗。
一位叫柳家成,三十五歲,濱海職業技術學院建築與環境工程專業本科,兼濱海大學行政管理碩士雙學位,並參與了濱海市東部海天溼地城的初期建設規劃。
不出所料,龍中恆與柳家成一進門,看到戴著面具的王漢,均是微怔。
而王漢的眉毛也微微一挑。
相比先前那五位,龍中恆的氣質最親和,柳家成則書生氣最濃,和老爸有點相似。
同時,兩人的眉眼間,並沒有因為王漢戴了面具,就流露出任何懷疑和輕蔑。
主觀情緒不強烈。
第一眼,這兩人的印象分算是目前最高。
客氣地請他倆在沙發上坐下,王漢給兩人各倒了一杯熱茶,再毫不兜圈子地步入正題:“龍先生,柳先生,你們都有過大型企業的管理經驗,也都參與過籌備渡假山莊的。今天把你們請到這裡來,就是想聽聽你們對生態旅遊這一行業的看法。”
“行,咱們誰先來?”龍中恆很爽快,看看柳家成。
“你先到,就你先說吧!”柳家成笑笑。
龍中恆也笑笑,不再推辭,開始以平和的語言述說起自己對生態農業、旅遊行業的瞭解,對未來發展趨勢的看法,對銷售和生產的見解,以及對企業在與政府、周邊民眾的關係上有什麼想法。
間中王漢問起生態農業,漁業、休閒山莊、療養山莊,龍中恆也都一一做了闡述,明顯是這些想法在他心裡早就有過關注,並不是臨時起意的虛話。
等龍中恆表示自己已講完,時間已過了大概半小時,王漢笑笑,又誠懇地請柳家成也闡述一番。
暗自比較,龍中恆性情平和、持重,理念更偏向於管理,但涉及到具體事務,略有些欠缺。而柳家成性格略有些執拗,觀念更偏向於技術,涉及到工程建設時,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而且是那種很細緻的基層經驗。
但論大局觀,柳家成稍遜一籌。
兩人都有野心,但不是對權力的野心,僅僅是對個人的前途有明確的規劃。
當然最重要的,是兩人都算是環境保護的堅決支持者。
眼看著快到中午的飯點,王漢便笑著總結:“很高興認識兩位。這讓我對這一行更加有信心了。生態環境,絕對是有大發展前途的行業。不知道兩位可有興趣從事這一行業?”
柳家成目光微閃,笑笑,順勢步入今天的正題:“王總,您之前說,正籌建一家生態公司,請問貴公司的主打產品是什麼?有沒有意向合作地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