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魏晃突然害怕了。
因為這一刻,他忽然意識到了自己的脆弱。
儘管他剛剛登基,成為整個大武國的至尊統治者,成為了這個世界上權力最強大的人,但他卻不是主宰。
因為就在這一天,魏氏皇族失去了他們之所以能夠統治大武國千年的命脈——龍神。
他們能夠統治大武國千年,並非他們的統治有多麼得民心,多麼強大,而是他們的靠山十分強大,要讓這些身負修煉資質的文武百官、十大軍團的將領、各州境從下到上的官吏等等這些人聽從魏氏的指揮,依靠的不是手段,而是實力。
不是號召的實力,而是威懾的實力。
魏氏皇族,說到底,不過都是些凡人,而讓所有人都心悅誠服地臣服,讓死去的崔銘、鄭文琪、崇鎧、桃焯、商固等人甘心聽命,讓崔銘的野心埋藏這麼多年、處心積慮費盡心機暗地裡耗費這麼多心血,一切的緣故有魏氏千年統治的傳統根基,但歸根到底是龍神對他們的威懾。
因為魏氏代表的只是皇權,而不是神權。
皇權只能統治天下最普通平凡的老百姓,而不能統治天下所有的修煉者。
所以,魏氏才需要控制儒釋道三教來制約天下的修煉者,讓他們各得其所,共同為大武國的統治而獻祭本派道義。
但是,魏宇似乎被皇權衝昏了頭腦,經過千年的統治階層的傳統教諭,他,包括魏氏所有的人都產生了一種強烈的錯覺,那就是他們可以控制一切,三教中的佛道因為過度膨脹和擴張,禍害黎民百姓,什麼都不用說了,直接拆他們的廟、毀他們的像、燒他們的經!
什麼?
他們居然敢反抗?那就殺他們的人!將他們全部殺光!殺得一乾二淨!
但是,錯覺畢竟是錯的,他們控制不了一切,甚至,他們連親人血脈都自己立下了殘酷規制自身的三大鐵律。
這一天的清晨,魏晃登基,和這一天的此時,魏晃登基,雖然只有半天的時間差別,但已經天差地別的兩種決定,和天壤之別的兩種狀態。
魏晃在霸敦侯和戰彥章還沒來到面前時,猛地回頭看向一風。
是的,要想魏氏在這個世界上能夠再次在權力巔峰的這一小塊地方站穩,那就需要另外一個靠山,而現在,沒有人能夠懷疑一風的實力,甚至一風的強大比龍神過之而無不及!
畢竟,龍神和崔銘不過是神,而一風,是誅殺了兩尊神的人!
一風也看到了魏晃投射過來的眼神,他緩緩收回搭在書禮和火猴肩膀上的手臂,抬頭挺胸,看向魏晃。
他頓時明白了魏晃的心中所想,在這一刻,他的使命發生了變化。
在今日之前,他的使命之一就是拯救大武國佛道,因為魏氏的八道金龍令誓要將他們趕盡殺絕。
可現在,魏晃已經登基,並且已經給了他承諾,當然,這不能保證經過多長時間後會產生變化,可至少現在,對大武國佛道總算是有了一個交代,可以說,拯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但是,龍神的死去讓魏氏皇族的統治有了微妙的變化,眼下石猛和那些簇擁著魏晃的文武百官依然在堅守自己的職責,可實在難以保證哪一天,或許就是今天晚上,這些人相通了,認為魏氏不過就是區區一凡人,殺他不過是吹灰之事,也許按捺不住的人今晚就會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