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眼前的問題,再有決心的人眼中終將不再是問題,恰恰相反,卻是蕭陽的機會,一個把觸手伸到傣國的機會。
不過,目前來說,這個計劃還處於籌劃階段。
真正實施,不是現在。
在酒店睡了一夜,次日一早。
蕭陽再次從幔谷機場出發,一路直飛北部重要城市清邁,之後坐車前往靠近傣國和緬國邊境的眉峰頌,在抵達眉峰頌之後,時間已經到了下午三點。
但這麼一路奔波,林二卻告訴蕭陽,路程還未結束。
接下來,兩人又在城裡的汽車租賃公司租了一輛野越車,之後沿著一條路口有士兵把手的山道一路往上前行。
真正的望山跑死馬。
這一路,足足顛簸了四個多小時。
剛開始還好一些,路修得不錯,但到了後面,山路開始難行,即使是林二開車技術不錯,但也只能速度極慢的緩緩前進,畢竟到處都是石渣子路,山道一側是隨時可能坍塌泥石流的石頭山,另一側是萬丈懸崖,這種山路,只有真正來過一次才會明白到底有多麼險惡。
而和道路的險惡比起來,越到後面越來越森嚴的關卡崗哨就顯得越發繁瑣了。
雖然不至於用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來形容,但也差不多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哪怕林二持有那位頌蔡將軍手令,但每次路過一個關卡的時候都需要送出多則上千,少則五百的茶水費。
一路走來,竟送出了差不多數萬塊錢出去。
“我們雖然是礦山的主人,但其實這座礦有超過5 0%的收益都屬於當地的武裝勢力,頌蔡將軍是我們的合作伙伴,而除了頌蔡將軍之外,這座礦山還有另外三位將軍的手下,所以為了權衡各方勢力,這些都需要打點。”
一邊開車,林二一邊對蕭陽解釋起來,似乎怕蕭陽不滿意,又多說了幾句:
“這些將軍,都是在傣國身居高位,並且手中握有實權的人。”
“這些打點費用,是每年都必須支付的,他們除了負責礦區安全保護,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給我們一些便利。”
蕭陽點頭,表示理解。
其實無論是緬國還是傣國,各自的政府對於翡翠原礦都極為看重,甚至從上世紀其實八十年代開始,幾乎所有的翡翠礦石都由國家直接管理,本國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投資,至於外國人,則絕對不允許染指。
當然了,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林家買下的這座礦,其實主要是掛靠在頌蔡將軍名下,在法律和相關的對外檔案上面,這座礦也確實是屬於傣國政府和頌蔡將軍持有。
林家除了有人負責在礦區進行財務統計,以及翡翠出售,其他方面一律不管。
說白了就是投資人拿出錢用於開採和其他各方面的支出,礦石所有國負責開採的人工和安保措施,最後再由投資人尋找銷售渠道進行兜售,最終獲得的利潤至少分出一半上交該國,並且還要負責打點各方勢力。
這種方式,看上去有悖於如今的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