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戰術自上古時期起,過渡到現代足球,經歷了幾代頂尖名帥的偉大革命。
克魯伊夫,薩基,卡佩羅,弗格森,安切洛蒂,穆里尼奧,瓜迪奧拉……
他們或是開啟了一代戰術革命或是掀起了一股戰術風潮。
克魯伊夫是個完美主義者,他對足球本身的貢獻要遠遠超過貝肯鮑爾、馬拉多納、普拉蒂尼這些人物。
就是因為拉瑪西亞,控球理念的根本來自於荷蘭的全攻全守。
但在那個時代,克魯伊夫憑藉手頭的球員是無法實現心裡的戰術藍圖的。
傳控傳控,以球帶人,方能全攻全守。
於是你會經常看到後世皮克打到了中鋒,還有巴薩滿場的搶逼圍。
搶逼圍,聽著是不是很耳熟?
徐根寶那一代的偉大,悲哀在於球員技術能力的不足,曾經的我們也是站在戰術前沿的。
薩基和卡佩羅自然都是義大利防守反擊的代表,論足球戰術理論之豐富,馬克勤只服義大利,這幫人像打仗一樣研究足球戰術。
整個九十年代,無人不服義大利的鏈式防守和奪命反擊,那個時代的義大利聯賽,被稱作小世界盃。
弗格森是在英格蘭衝擊型打法上把邊路寬度利用到了極致,他的戰術理念並不新奇,但勝在實用,而且非常適合英格蘭聯賽的快節奏。
老爵爺追求的一直是攻守平衡,可以說是傳統戰術理念上的一種完美狀態,他的兩次歐冠冠軍都是這種理念成熟時期的碩果。
安切洛蒂這個胖子,做教練的能力不輸於踢球,要說對十號組織型中場的調教和使用,馬克勤只服他,皮爾洛在米蘭成就了他,魔笛在皇馬成就了他。
這個胖子的足球永遠缺乏激情和煙火氣,穩重的像一臺老爺車,慢悠悠的暗藏殺機。
他的成就在於對個別位置的革命性改革。
至於穆里尼奧,馬克勤一度認為他根本不懂足球,是的,他缺乏足夠的理論功底。
但他成功了!這就是結果。
忽如一夜春風來,足壇流行三後腰!獸妖這個詞和市場的追捧,很大源自於他。
他踢的是一種反足球的理念,註定會被淘汰,不僅僅是因為控球無用論。
而是戰術的僵化,穆里尼奧出道十幾年,除了從皇馬迴歸切爾西那個賽季對戰術做出了妥協,其他時候都是一個戰術。
但能做出一桌子好菜的,並不一定是刀法精湛的廚子,所以馬克勤並不看輕穆鳥。
能成功的人,都有獨到的地方。
這就是瓜迪奧拉給他打電話前他對於足球戰術歷史的概括性認知,喬納森晚上過來,帶來了瓜迪奧拉要和他親自通話的訊息。
關於瓜迪奧拉,馬克勤對他的認知是聖徒,這個繼承了巴薩拉瑪西亞足球理念的集大成者,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在巴薩出道的輝煌,拜仁時期的思索,曼城時代的變革,他一直在摸索,一直在學習,一直在進步。
無論其他人怎麼看,馬克勤對於他只有兩個字:欣賞,那是對於自己足球理念頑強的堅持,以及孜孜不倦的追求。
他對戰術的摸索和完善上升到了一種信仰。
……
當然他現在還沒有封神,巴薩也沒有變成宇宙隊,還只是一個傳統豪門。
所以瓜迪奧拉並沒有像拿著一本如來神掌的神棍,上來就說小子,我看你骨骼清奇,快到我的碗裡來,我們一起拯救世界去吧。
“馬克,你好,我是巴薩的瓜迪奧拉,你知道我嗎?”,電話裡傳來的是略帶磁性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