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大儒柏候始發,以儒入道,成為地仙,被尊稱為地聖、人皇。在此山創辦了正氣學院,佔據此山。
相傳,三地聖之一的柏候始發,將其人皇宮,就建立在龍首上。隱藏在雲霧中的龍頭上,究竟是個什麼樣子。一時間,還真的無法知曉。
然而云霧之下,蒼松翠柏之間,溪流環繞之處,卻是茅廬隱隱,洞府約約。據說,有名的洞府是七十有二,無名的茅廬,三千有餘。
因為,人皇有門徒三千有餘,得到真傳者,共計七十有二。
世稱其,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
千百年下來,七十二賢者,三千門徒,又收了多少弟子,就無法計數了。有傳言說是,萬丈龍山萬賢者,億萬書生皆門徒。
到了此時此刻,龍山上,究竟有多少洞府,有多少門徒,恐怕連人皇自己,也無從知曉。
放開龍山暫且不說,單說這龍山腳下,有一座無與倫比的學院,名為正氣學院。共有學員九千九百九十九人。
正氣學院,永遠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個學員,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個學舍。學員最短要學習九年,最長將學習九十九年。
老學員不走,新學員不進。沒有生死病死,就沒有新的學舍。
總之,無論如何,學員永遠是九千九百九十九名。
這表示的,是人皇柏候始發對道祖鴻均,以及道家三始祖的尊重。因為,人皇得道。就是受了鴻均首徒,老子的點撥。
因此,正氣學院的學員,永遠不會達到或超過一萬這個整數。
因為,天地尚且有缺。身為師法天地的人,更不能完美無缺了。
龍山正氣學院早期是沒有女學員的,更沒有高鼻深目的西方人,更不用說金髮碧眼的西方女郎了。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正氣學院,不僅僅有了女學員,有了西方世界的學員,並且還有了西方世界的女學員。
不過,這些學員,大多數不在正式史冊中。因為,他們絕大多數人,都是交流生,和代培生。
而他們的居住區,也不在龍山境內,而是在與龍山相鄰的鳳池旁。
鳳池,全名為鳳伏池。形狀猶如巨大的綵鳳,拜伏在龍山腳下。
鳳池,與龍山相似之處,是面積都不太大,約在方圓百十里之間。鳳池與龍山相反之處是,其深度,深不可測。相傳,鳳池之底,通東海、南海、西海、北海四大海。乃是七彩大陸的水眼,無極帝國的龍睛。
鳳池除去與龍山相接的一面,其餘三面,全部被無盡的原始森林包圍。一般人,別說到達鳳池,就是深入原始森林十幾丈,便迷路了,分不清東南西北。為此,當地故老相傳,能進入鳳池,就相當於進入了西天王母的瑤池。不能得道成仙,與天地同壽,也能長生不老。
在瑤池周邊的原始森林裡,有無數的山莊別墅。除去達官貴人的,便是交流生們的了。在鳳池深處,有一處的樹木,格外高大,最高的,可達五十丈,最低的,也在三十丈以上。
此處三面環林,一面臨水,中間錯落有致地,落散著數個別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