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今後的天庭天宮依然以瑤池弟子為主,且修煉模式也仿照瑤池,不妨將我瑤池道場搬來,今後人間崑崙便再無瑤池,同時也將蟠桃園搬上來,也好讓今後管理時,無需再去人間,觸犯伏羲的規則。”
太上聖人點頭道:
“也好。”
元始天尊想了想,滿意地開口道:
“正好,等你瑤池道場搬走,我要將你所在的舊崑崙山搬走,今後天下談及崑崙,那便是我闡教玉虛宮道場。”
見元始天尊挺在意此時,西王母輕笑,女媧娘娘開口道:
“也好,要不把舊崑崙山搬入山河社稷圖中如何?當初我與朱雀姐姐一直住在這崑崙,這千年來,姐姐一直抱怨想念盤古天地的崑崙故鄉,想偷偷來看看呢。”
眾人哈哈大笑,東王公靳子軒卻擺手否決道:
“既然這崑崙舊峰已經在盤古天地存在瞭如此之久,還是讓它留在天地吧!
今日我等重立天庭,有了天規之後,諸位大神已經可以重新投胎回到盤古天地了。雖然這千年他們一直說假還沒有放夠,但今日與大師兄一戰後,幾位大神已經迫不及待的想回來了。
等崑崙舊峰搬走後,便改名為太山。”
聽到如今盤古天地間依然沒有文字,所以這個太山,寓意便是太陽朱羲之山,也就是朱雀大神所居之山。
對此,眾人沒有意見,女媧娘娘顯然非常滿意,於是女媧娘娘和元始天尊下凡,女媧娘娘親自動手,將崑崙山上的瑤池道場拔起,以聖人天道之力包裹加持,連帶著蟠桃園一同飛入33重天。
而元始天尊則將整座崑崙舊峰拔起,來到了遠處放下,並對跟來的闡教仙人們淡淡道:
“此峰今後名太山,崑崙從此只屬於我闡教玉虛宮!”
眾仙人恭敬記下,諸聖又一同聚集在33重天,按照瑤池道場的風格,自一重天打造四座天門,每一重天都修建了許多宮殿,一直到33重天瑤池道場,將蟠桃園留在了33重天。
雖然天宮不小,但相比於整個盤古天地來說,天宮畢竟就這麼一塊,與紫霄宮和三清宮殿都相聚甚遠,短期內也沒什麼必要修建太大。
在鴻鈞老祖的指引下,天道緩緩修改,從今往後,所有人族修煉得道成仙時,便會自行飛來這新天庭,拜見東王公與西王母。
做完了這些後,眾人各自引著上萬仙人歸位,並順利簡單召開了第一次蟠桃大會。
三教弟子和瑤池弟子們,幾乎都分到了蟠桃,獲得了重修的機會,一時間所有仙人都非常開心,覺得伏羲大仙制定的新天規還是非常不錯的。
此事過後,山河社稷圖世界中數位大神便將分身投入輪迴,進入了盤古天地。
此時的原始人類,還是以粗糙的石制工具獵取生活必需品。
帝俊青龍的本命分身輪迴後,來到一個普通的部落,他發現如今的人族,吃的是動物的生肉或生的植物根莖或葉片,穿的是獸皮或用植物編織的物件。用石塊等作武器,抵擋野獸的侵襲。
因為生食,容易受到疾病傷害,人的壽命極短。
但人族沒有法術,伏羲的新天規又不許仙人隨意幫助人族,這可苦了這些弱小的人類。不過,自然直在**的煤炭因地表壓力引起的自燃,森林在極端乾燥下因吸收太陽熱量而引起的大面積燃燒,原始人類經常可以看到火光,有時可以見到連續不斷的森林大火。
但此時的人們,卻不認識火,視為怪物,視火為不詳,繞火而行,避火而居。
對此,曾經身為太陽之靈金烏帝俊,自然不畏懼火,反而不斷試圖讓人族接受並學會用火。
此部落位於商丘,帝俊轉世的傳聞迅速傳開,之所以被人們口口相傳,是因為他有超越常人的行為。別人繞火而行,他卻哪裡有火便向哪裡去,別人避火而居,他卻經常在有火的地方居住;
別人撿到被火燒死的小動物總是隨手扔掉,他發現被火燒死的小動物總是撕些肉放入口中細細品嚐。透過長時間體驗,他發現了火對於弱小人族的妙用。
在寒冷的時候,人靠近火堆或在太陽光下,身體便能抵禦風寒。
而吃被火燒熟的動物肉,比生食動物肉少了一股難聞的腥味,且口感較好、胃覺舒服。於是,帝俊轉世號召周圍的人把捕獲的動物或採摘的植物根莖放在火上烤著吃,使人類慢慢克服了生食的習慣。
他帶領周圍的人在寒冷的時候靠近有火的地方或曬太陽,使人類找到了抵禦寒冷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