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就是春日祭。
春日祭結束後,將有一個月禁娛期,並不是禁止電視臺播放娛樂節目,而是禁止一切商業娛樂活動,電視臺還是可以播放早已拍攝好的綜藝或電視劇。
這也是世界政府硬性規定的娛樂圈‘假日’,因此又被稱為春歇期。
八卦和娛樂雜誌,會在這一個月停刊,網路上也基本不會出現娛樂新聞。
所以,這一個月,也是一年之中難得的清靜時間。
方天祿之前的宣傳,時間選的特別好。
因為春歇期,許多電視臺開始滾動重播之前的節目,其中就包括方天祿的音樂現場,各大音樂類電臺也是開始重播老節目。
這等於是給方天祿首張專輯《故事》進行免費宣傳。
因此,在三月的時候,唱片《故事》銷量資料開始暴漲。
不過這是後話。
此時,方天祿正在二十一世紀經驗出版社。
宣傳期時,方天祿依然保持《西遊記》每天四千字的更新量,加上已釋出內容和存稿,整本書已經在二月份完結,下個月最後一本實體書也將出版。
方天祿此次來,就是和編輯莉莎商量關於新書的事宜。
因為實體書大獲成功,方天祿決定新書不再發布到網路上,而是直接進行實體出版。只是新書究竟寫《封神演義》還是《誅仙》,方天祿還在糾結。
封神故事可以當作西遊記的前傳,把西遊之中很多還不完善的世界觀以及神仙、聖人的由來說清楚,擁有《西遊》系列的讀者基礎,想必也會變成熱門。
誅仙,則可以看作是西遊的一個延續。
方天祿在西遊中創造了佛道仙三種體系,誅仙是仙這條體系上的衍生故事,其中也有佛道,只是圍繞著一個成仙和長生作為主題,在世界觀的構造上,比之西遊和封神都更加純粹。
說白了,這就是個披著佛道仙外皮的武俠故事。
武俠,在這個世界是有的,只不過這世界的武俠與武士和騎士小說歸為一類,沒有很好的界定,在武俠小說的江湖中,會出現扶桑武士以及西方騎士,雖然沒有什麼忍者和魔法師,卻也讓方天祿感覺到彆扭。
“現在出《封神演義》,沿用《西遊》系列的設定和體系,可能會讓讀者審美疲勞,不利於銷售,銷量會大不如《西遊》系列。”
方天祿點頭,表示贊同莉莎說的,同時心中也有受教。
他有商業嗅覺,但隔行如隔山,在地球時,方家做的是貿易生意,又不是出版業,只覺得既然《西遊》大賣,《封神》應該也能大賣,卻沒考慮其他。
所以,方天祿決定把《誅仙》寫出來。
誅仙是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故事女主角在前篇、中篇、後篇各不相同。
前篇的女主角是男主角張小凡的小師姐,不知情為何物的張小凡不知不覺中愛上小師姐,然而小師姐早有意中人,只是將張小凡當作小師弟看待,有親情卻無愛情。
中篇的女主角是魔教教主之女,與張小凡經歷生死磨難,兩人互生愛慕,但最終為救張小凡而死,張小凡也不負此情想要復活此女子,最終失敗。此女死亡的時候,方天祿多次翻看,鼻子都會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