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偽天使,當然這知道這種攻擊的實質和效果,就是用這個方式表述,任何人只要反對他,他就給他來個大棒計殺,以絕後患。
有了這個想法以後,虛偽天使就在他的馬車上,設定了兩根大棒,一根代表他可以當場將人擊殺,另一根則代表他的“絕仇”主義,誰如果敢犯上作亂,他就會實施絕仇主義,讓他臭不可聞。
從此以後,他在任何出巡的時候,都把這兩根大棒帶上,成為他的標準配置。
甚至他還把這個標準配置借給他的首徒智繇,讓他拉大旗作虎皮,嚇唬別人,起到強力鎮壓的作用。
還有,在虛偽天使超級大家議事之際,他也叫上一兩個人,捧著大棒,隨時準備打人。
虛偽天使和他的追隨者為何如此讚美這“絕仇主義“呢?
其實,這事說起來,跟虛偽天使聯絡不大,起因竟然是在智繇身上。
那些天使,其實都和虛偽天使差不多,即使是老大撒旦也不例外,都差不多在一個時間被造出來,然後就是墮落,被打入凡塵,然後就是今天這個光景。
只是這些天使收留的徒弟,他們的身世和經歷就五花八門了,不過,說起來都是和他們的命運大有淵源,正是一切都是命中註定,不是他們自己所能左右。
大約三十多年之前,在野狸國境內,一個農戶家裡,降生了一個小男孩,他就是野狸國絕仇思想的鼻祖思想提出者智繇。
智繇的父親是一個身強力壯的農民,鄰居們都叫他山德大力士。他腦子裡充滿了對他的家庭安全強大的理想,他同情窮人,厭惡富豪,憤恨人世間的爾虞我詐和人剝削人的醜惡現象。
他在幹活之餘,他常和一些窮朋友討論這些問題。
後來,成了一位早期野狸地區黑衣幫成員。
智繇的母親是一位善良而又勤勞的家庭婦女。
當時在野狸國那個範圍之內,女人的生活是非常清苦的,不僅沒有收入,而且不受社會重視。
可是智繇的母親算是出類拔萃了,她不但從不氣餒,而且奮發向上,她總是對孩子們說:“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人,吃得苦中苦,將來方為人上人。”
聽得智繇都是似懂非懂,知道出來給虛偽天使當徒弟,才知道那是男人要立大志的意思。
他也是琢磨的很久,才真正理解,那幾句話的大概意思,就是要他逆來順受,不要沉不住氣,試圖去反抗那些根本不是對手的敵人。
如論如何,智繇的誕生給這一對年輕夫婦帶來了歡樂。
他們希望,兒子長大後,像他們一樣,堂堂正正地做人,聰聰明明地活著。
所以,他們給兒子起名智繇,希望他能成為他們所崇敬的一個地區領導人,那人具有領導能力,而且身體健康聰明有才智,是一個全面的有用之才。
在他們的地區,不久前的歷史中,出現過一個智者,也是一個農民家庭出生的農夫的兒子,他後來憑著自己的本事,擔任了那個地區的總酋長。
他算是大有作為了,對一些積怨很深的陋習,進行了改革,那個人的名字叫智達,他們希望智繇如同智達一樣。
智達廢除了一些老酋長的特權,廢除一些很不合理的對武人的照顧,還有把一些空閒的公共建築分給窮人居住,免得他們餐風露宿,不過就是一些山洞地坑什麼的。
大約在兩年前,智達領導人民抗擊了一個外來勢力的侵略,也不知道他們是從那個山頭跑過來的,見人就吃,許多人都不知道是人,還是其它什麼東西。
智達組織了當地的民眾對那些入侵者堅決反抗,打敗了他們,並最終獲得了勝利,從而拯救了當地的民眾,否則時間一長,估計那些人都進了那些怪物的肚子。
智達也曾興辦一些讓當地農民參加的教育機構,那裡教授的當然都是一些簡單的知識,但是要比那些沒有知識的人高階很多。
這些受過教育的人馬上就顯出了超強的戰鬥力。
他們參與了鎮壓邊境地區剛剛規劃的那些鄉民的暴動和他們與那些異種族裔勾結在一起的叛亂;智繇的父親對智達的英雄事蹟十分崇拜,他希望自己的兒子智繇長大成人後和他一樣。
但是,智繇的秉性,卻和他的父母不一樣,從小就驕奢野蠻,被虛偽收為徒弟以後更厲害。
不過,即使如此,在那些天使長的首徒中,他還算品格最好的。
單說他小的時候,他的日常生活就是惡作劇,也許是充滿惡意,但是因為年齡還小,就沒有人跟他較真。
智繇常常偷鄰居的雞,還偷偷進入林家的果園,從果園裡摘下和運出一筐筐的蘋果,只要鄰居有的好吃的時鮮水果,被他看上的,沒有一樣能逃脫他的手。
當大人抓到他時,他就裝出一副受傷了的樣子,別人也不能把他怎麼樣,畢竟他還是一個孩子,想打他都沒有地方下手。
為了改變他的這些壞習氣,母親就常常帶他去那個智達興辦的學堂,讓他做功課,讀書認字,還學唱一些童謠。
那個時候,智繇就是一個普通的孩子。
甚至不到一般水平,是個調皮搗蛋的淘氣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