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知道,跟你們一樣被矇在鼓裡。”顧新學很無奈地搖搖頭,“我還以為他在寫《鬼吹燈》,誰知道還會有這個精力來寫新書!”
然而陳凡根本不相信他的這番言論,“這就沒意思了,就算是他的新書,也用不著瞞著我們吧?我絕不會告訴別人,說說他新書是什麼題材唄,我好奇得很。”
顧新學很心累,自己只不過是張楚的編輯而已,發過去的訊息根本沒有回應,這會兒也還是在瞭解狀況當中,但身邊所有人都幾乎預設了他知道真相。
“據我所知,他在創作新書的可能性不小,但現在寫了多少真不知道。每次都是他寫完、修改好之後才交給我們。現在不知道那幅圖是插圖還是封面,我感覺應該會非常精彩。”
陳凡舉了舉手中的保溫杯,笑道:“原來是這樣,等他把書傳過來的時候就清楚了。”
“是這個道理。”
顧新學打發走了這個同事,自己忍不住微信電腦端的那一堆訊息都開啟。
果不其然,裡面大多都是在詢問張楚新作的事情。
在圖書出版領域做了快二十年編輯,他認識的人還是挺多,這會兒涉及到未來幾個月圖書銷售趨勢,誰也不敢大意。
“聽說你們家張楚又要出新書了?”
“新書定檔了嗎?大概什麼時候發呀?”
“張楚微.博上的那個圖片是你們弄的封面嗎?看起來應該不是鬼吹燈系列才對,又想弄什麼殺手鐧?”
“我這邊剛剛有一個作者要發驚悚類的新書,下個月十號發行,應該不會跟張楚的新書撞上吧?老顧,這麼多年朋友,你給個準信唄。要真是會撞車,我就給發行部門那邊讓他們提前半個月。”
“一言不合就放大招啊!你們南海還讓不讓其餘人活了。這個銷售排行榜直接把張楚拎出來單獨算好了。”
顧新學實在懶得統一回復,他乾脆將對話方塊全部關掉,然後進入到自己的朋友圈開始編輯起文字來。
然而還沒等他斟酌好語句,一個年輕人氣喘吁吁的跑進了編輯部辦公室,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請問哪位是顧新學老師呢?”
一個禿頂中年人好心往裡面指了指,那年輕人連呼吸都還沒有平復就走了過來。
“顧老師您好,我是發行部的實習生。我們今天收到了很多經銷商跟書店採購部門的電話,他們都在問張楚老師新書的事情,想要提前預訂一批。我們主任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就想問問您,確定是新書嗎?”
“不確定……”顧新學有些煩躁,翻來覆去的問題快把他給逼瘋,“你們就告訴那些經銷商不要著急啊,拖著就行。如果要出新書的話,儘量讓他們先提貨。”
這些書店採購部門都是聞風而動,市面上最好賣的作品就是張楚寫的,現在《鬼吹燈》系列長虹,又突然有新書的架勢,誰不想盡可能在初期就多拿貨。
省得一下子就賣空了,到時候就再進貨肯定得排隊!
出版公司都很謹慎,寧願多次加印,也不肯一次性印刷許多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