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會是有人在刷銷量吧?這有什麼值得作假的?”
一個工作人員看著眼前的統計資料表發呆,往常《紐約客》的影響力只是在美國,尤其是東海岸的城市跟地區居高。
不過這一次電子書的下載分佈卻格外均勻,東海岸跟西海岸相差無幾,甚至還有加拿大、英國以及澳大利亞等國家的使用者在下載。
甚至於在遠東地區也有恐怖的資料!
《紐約客》從來都沒有打入過中國市場,但這一次英文版的雜誌卻擁有了超過3萬人付費下載。
這幾乎超過了它去年一年在亞馬遜中國商店這邊的電子書下載量!
“難以置信,他這篇居然還登上了推特實時話題榜,雖然只是第五名。”
這些員工們完全沒想到張楚的影響力竟然這麼大,中國讀者也願意花錢來買英文版的。
這明明是毫無意義的事情!
如果說張楚只有中國這本國粉絲還好,世界其餘國家基本上也都爆了。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紐約客》這一期雜誌上面刊登有什麼勁爆的訊息,可翻開一看跟以往明明沒有半點區別。
他們以為自己給張楚提供了一個推廣平臺。
萬萬沒想到最終是張楚幫他們把雜誌進行了全球範圍內的推廣!
即便這三十多萬人相較起幾十億人口來說不值一提,但絕對是個優秀的開端。
況且雜誌發行才24小時不到,全球在時差以及消費習慣的影響下能有這個數字非常困難。
《時代》雜誌普通時候都達不到這個發行量!
絕對是意外收穫。
不僅僅是電子版銷量大爆發,在實體雜誌的銷售上面也格外詭異。
有不少華人或者留學生直接十本十本的買回去,這可驚呆了美國山姆大叔們。
見過囤化妝品、囤日用品、保健品、奢侈品的,可是卻沒見過囤實體雜誌的!
這麼多本雜誌買回去有什麼用?
代購們表示用處可大了!
張楚在國內的粉絲非常多,這是張楚第一次登上《紐約客》這種世界頂尖雜誌,具有相當的紀念意義。
在國內想要訂購一本美國雜誌很不容易,所以找代購就是最好的方法。
因此那些在美國的代購們才不得不開啟了新品種代購,這些雜誌買起來寄回去也方便,而且還能小賺一筆。
歐洲人、澳洲人可就沒有這樣的心思,這些地方的網友也就是在ebay上面求購而已,給美國人創造了賺錢的商機!
*************************
最近兩天作者菌都在思考後面的劇情,因為現在已經寫了快180萬字,很多東西前面都已經被寫過了,不想一直迴圈下去。
現在勉強梳理了一下後面幾十章的內容細綱,卡文這座山總算是翻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