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總榜綜述之外,還分了虛構類作品、非虛構類作品兩個不同的類別。
張博文一看這數字,一張臉就忍不住笑了起來!
《鬼吹燈》毫不意外的位居榜首,而且首周銷量來到了恐怖的118.5萬冊,比第二名整整多出來四十萬!
這多出來的四十萬都能在周榜上面排到前十、甚至前五的位置來,可想而知領先優勢有多強。
第二名劉桐的作品《未來在等你》儘管在全國各大城市巡迴籤售,可差距非但沒有縮小,反而被越拉越大!
不光是在銷售上面處於劣勢,口碑甚至也遭遇了滑鐵盧,後勁堪憂。
倒是第三名《魔法學院5》憑藉青少年們的購買力,一週賣了52萬冊,跟前作《魔法學院4》的首周持平。
但前作起碼蟬聯了兩週冠軍,可這部作品別說是冠軍了,亞軍都沒戲!
大概是元旦節的節日效應,這一週的圖書銷量普遍來說都有極大的增加,冠軍自成一檔,第二三名放在其餘時間都能拿冠軍。
整個圖書市場彷彿都被這三本書統治,排在周榜第四名的《二十大報告》才賣了21萬冊,差距非常明顯!
一本靈異冒險,一個寫作時間滿打滿算不到一年的學生娃,竟然締造出了一部首周過百萬的圖書。
其實大家心裡也都明白,畢竟之前每一天的資料都可以自己加起來,只是很多人懶得計算而已,非要等官網統計。
靈異通常都被看作是上不了檯面的作品,大多數時候都呆在書店的邊邊角角,從來都沒有上過銷售榜前列!
就算一些根據電影電視劇改編的作品,也很難在大眾眼前出現。
這次《鬼吹燈》又開創了一個先河,成為了第一部泛靈異類作品中登頂的作品。
在此之前,任何出版界人士都不曾想過,會有這麼一天!
業內人士、網友們、書評人們都紛紛在社交媒體上面發表著自己的看法,這些對於《鬼吹燈》的後勁而言,又是絕佳的促進。
“賣得也太好了吧?這簡直就是首周要超過其餘幾本書累計的節奏啊!”
“貢獻了實體書外加電子書的路過,原來我也參加了一個幾千萬的專案。”
“說實話,這本書噱頭太大了,我叔叔平時不怎麼看書居然也跑去買了一本。”
“能說一點也不驚訝嗎?我身邊的同學都在談論這本書。”
“嚴重懷疑張楚大大根本就沒有去過墓地,全靠瞎編,偏偏我還看得津津有味。”
“118萬冊?我的天吶,張楚大大能賺到多少錢?”
“可悲可悲,中國文學居然已經到了要靠裝神弄鬼來拯救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