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雷能夠知道這麼多,主要還是因為曰本警方後來將案情共享給ICPO以及米國、歐洲的一些偵探、大偵探級別的高階警察,希望他們能夠幫助破案。
截止目前為止,所有人看過案情之後,沒有任何一個人對這個案件有什麼想法,自然也沒人來曰本破案。
如果說有,那麼林雷是第一個。
這個案子太過怪異,線索也不足,級別不夠的人不敢來,而級別夠的人不願意來趟這灘渾水,以免一世英名毀於一旦。
林雷將首案大致講述了一遍之後,喬嫣第一個提出了問題。
“BOSS,死者小島形勝的屍體肯定解剖過了,死亡時間應該可以確定吧?解剖有什麼其他的發現沒有?”
作為法醫,提出這樣的問題是理所當然的,林雷看了喬嫣一眼,緩緩地點頭道:“恩,死亡時間和死因都可以大概確定。”
“大概?”喬嫣眉頭緊蹙,臉上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以當年科技發達的程度,又是在曰本這種刑偵技術非常先進的國家,確定死亡時間的誤差絕對不會多於30分鐘。
當然,前提是發現得很早。
而小島形勝的屍體發現就很早,並不是泡在水裡很多天的屍體,也不是埋在土裡的屍骸。他死亡的時間段也就是下班其他人離開後到早上竹中小一郎發現屍體這短短十來個小時。
以案發現場這種“新鮮”程度來說,判斷死亡時間誤差肯定很小很小。
可是,林雷卻說了“大概”兩個字,這讓喬嫣感覺非常奇怪。
林雷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開始解釋這一問題。
原來判斷死者死亡時間最基本兩個手段,一是屍僵情況,而是胃內容物消化情況。
首先,屍僵情況對於這個案子幫助不大,因為壁爐的存在。
壁爐,可以改變環境溫度,而溫度對於屍僵形成的過程,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小島形勝是個胖子,平時耐寒能力比較強。在辦公室裡,因為要照顧其他同事,所以壁爐是一直燒著的。
然而同事們離開之後,壁爐有沒有持續地燒著,這個問題誰也不知道。
從後來檢查壁爐內可燃物灰燼的情況來看,很顯然壁爐應該是燒了一段時間,但是絕對不是一整夜都在燃燒。
這就很棘手了,因為沒人知道小島形勝是什麼時候點燃的壁爐,也沒人知道壁爐是什麼時候熄滅的。
簡而言之,也就是警方無法確定,小島形勝死亡後,室內溫度到底是高還是低?
若是小島形勝上吊的時候,壁爐處於燃燒狀態,那問題就非常棘手了。
因為在壁爐燃盡之前,室內溫度應該比較高;而壁爐燃盡之後,室內溫度會急劇下降。
溫度對於屍僵形成有著非常大的影響,現場的情況讓警方根本無法從屍僵來判斷具體的死亡時間。
再者便是透過胃內容物消化程度來判斷死亡時間。
然而這一條路也不順暢。
警方能夠確定,小島形勝是在最後一次進食後五個小時左右死亡。
問題的關鍵是,這“最後一餐”小島形勝是獨自一人在值夜班,根本就沒人知道他是什麼時候吃的晚飯。
警方只能按照常理,推測18點至20點為進餐時間,那麼小島形勝的死亡時間便是午夜23點至凌晨兩點。
這個時間範圍太大,而且還是“推測進餐時間”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