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有足夠的把握,才能使用。
這似乎又是一個兩難的問題。
有把握,才能去看老塗;
看老塗,才知道艾清是不是真的消失在平倉巷。
但是這個“兩難”問題,對於林雷來說,根本沒有難度。
技術上的“難題”,與人情世故上的“難題”相比,根本就不是事。
人情世故,才是這世上最難的難題,沒有之一。
林雷需要調查,調查平倉巷裡的那些人。如果某個人嫌疑無限上升,達到林雷認為的“閾值”之後,當然就可以使用系統了。
林雷隱隱有種感覺,恐怕,也許,大概——
巷子裡某個人,實在是可疑得很……
“喂——我問你話呢,半天不說話,想什麼呢?”
就在林雷瞎琢磨的時候,耳邊傳來了陸芸的聲音。
林雷一抬頭,發現陸芸“虎視眈眈”地瞪著自己,臉上寫著大大的“不高興”三個字……
林雷連忙說道:“呃,不好意思,想問題想得太投入了。”
陸芸追問道:“想什麼呢?”
林雷微微一笑:“調查。我們去查一查平倉巷裡的那幾個人。”
“調查?”陸芸有些不解,“我們先前不是在平倉巷裡調查了嗎?你的意思,還要去那個案發現場啊?”
林雷搖搖頭,一字一句地說道:“這個案子的突破口,不是平倉巷,而是平倉巷之外!”
“平倉巷之外?!”
陸芸睜大了眼睛,一個念頭迅速在她頭腦裡冒了出來:“你的意思是說,你想找到分屍現場?”
林雷欣賞地看了陸芸一眼,微微頷首:“案發現場如果說警察有遺漏,我雖然心裡有些不願意同行水平被貶低,但是也還是能接受。如果說分屍現場,警察有遺漏,那是我百分之百不相信的事情。”
東大碎屍案的“案發現場”與“分屍現場”是徹底不相干的兩個概念。
案發現場,可能痕跡很少,警察有遺漏是說得過去的。
分屍現場,碎屍2000塊的地方,什麼人可以做到“完全乾淨”,一點痕跡不留呢?
這個案子最大的提示,不就是碎屍2000塊嗎?
答案很簡單,至少在平倉巷裡,絕對沒有這種地方。
就像在東大校園,絕對沒有分屍現場一樣。
案發地周邊,不會是分屍的地方。
要知道,當年摸排案發地周邊,是數萬名警察來回過篩子,每一棟建築,他們必然都是再三檢查過的……
也就是說,這個案子,很有可能案發現場和分屍現場不是同一個地方。
“我現在對於平倉巷裡那幾戶商戶,他們當時住的地方很有興趣……”林雷笑著說道。
平倉巷的商戶,住地並不是在平倉巷裡。
陳氏診所,北方餃子館,老盧租書店,老塗爆米花——這幾個商戶,他們住的地方,非常關鍵,也許就是分屍的地方……
透過卷宗來看,當年警方排查的範圍是以案發中心地周邊為主。
如果某人住的地方很遠,警方有所遺漏,這也說得過去。
畢竟刑事案件的排查,那是一定要劃定範圍的。
東方市那麼大,好幾百萬人口,可能每一家每一戶都進屋調查嗎?
想想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入戶調查,是必須劃定一定範圍的,否則根本沒有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