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年前——即使是在現在,這種“北方水餃”小餐館也是隨處可見的,而且經營者多半選擇在不算太熱鬧的地方經營,因為臨街的鋪面,往往租金很貴,對於店主來說是一筆很大的成本。
走進餃子店以後,林雷看見了兩個人。
一男一女。
男的約摸五十歲上下,而女的也是差不多年紀。
男的是老闆,叫李昌金,而女的則是老闆娘,叫馬芬。
按照資料顯示,這夫妻兩人當天都在餃子館……
進入餃子館之後,林雷並沒有馬上問話,而李昌金夫妻也沒有說話,顯然他們知道林雷是幹什麼來的。
林雷進入之後,直接穿過了大堂,進入了廚房。
這家餃子館的廚房很小,小得只放得下鍋碗瓢盆。
一口煮餃子和麵條的大鍋,幾乎就佔了廚房一半的地方。
這裡不光是提供餃子,也賣麵條。
在二十年前,麵條的價格肯定比餃子便宜,那些手頭不那麼寬裕的食客,多半便是來吃麵條的。
當然,現在這年月,餃子的價格還真賣不過麵條,餃子再貴,能貴到哪去?可是味千拉麵吃一碗麵,你試試?
林雷很快就從廚房出來了,在裡面實在是太侷促,連轉身都很費勁。
“那天的生意怎麼樣?”林雷看著李昌金,提出了第一個問題。
“生意?生意不好,沒什麼人。”李昌金似乎是回答過很多次了,所以想也不想,直接就回答了林雷的問題。
陸芸微蹙眉頭,看了一眼餃子館大堂的佈局。
這裡擺放著四張桌子,每一張桌子的每一邊,都放著一跟長木凳。
也就是說,桌子的四邊都是要坐人的。現在的餐館一般不會如此佈局,最多也就是桌子的兩個邊坐人而已。但是在二十年前,人們沒有這麼“講究”,一張桌子分別坐著四個不相干的人,那也是無所謂的。
“案發那會兒正是晚飯時間,為什麼生意不好呢?是平時生意都不好麼?”陸芸問李昌金道。
李昌金還沒回答,他老婆馬芬先吱聲了:“因為太冷啦!那幾天東方市特別冷,巷子里人流量比平時少了一大半,我們的生意自然也不行。我還記得那段時間,幾乎每天晚上都要下雪呢!”
在馬芬身邊的李昌金又補充道:“平時我們店裡生意還湊合,就那幾天因為天氣不好,所以生意也比較冷清。”
陸芸看了林雷一眼,然而林雷去沒有任何表示,似乎他沒有什麼問題要問。
這時,林雷忽然給李小安做了一個手勢,一直打醬油的李小安會意,將裝有案件卷宗和詢問筆錄的膝上型電腦抱上前來。
林雷自個兒在膝上型電腦的觸控板上點了幾下,開啟了關於“北方餃子館”的詢問筆錄。
陸芸仔細一看,原來材料上的內容也明確寫了,當天生意不好,沒什麼人,大約20點左右,李昌金和馬芬就關門了,並且有目擊證人可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