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吉姆警督略一思索,開始了他自己的推理——沒錯,吉姆警督對於這個案子,並不是吃瓜群眾,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現在他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頗有點和林雷事後“覆盤”的意思。
推理和圍棋很像,都是人類在智力領域的戰鬥。圍棋有賽後覆盤,推理也是同樣。
吉姆警督說道:“首先我要說明一個大前提,這個案件我並沒有事先研究細節,所以根本不可能推理。但是隨著案件解密的進行,我從心理學角度,開始了自己的推理。”
吉姆警督這話略微有點繞,但是大家都還是聽得懂。
林雷和明智光輝是透過“已知條件”來推理案情,而吉姆警督是透過“現場觀察嫌疑人反應”,從心理學角度來推理案情。
這就好比武俠裡的高手對決,吉姆警督是蒙著眼睛來跟你PK……
吉姆警督,竟然如此厲害!
“最開始明智警視指出兇手是川本正樹的時候,我已經很確定,真兇99%就是他。”吉姆警督點燃了一支雪茄,淡淡地說道。
林雷點點頭,表示明白:“是的。任何一個正常人,只要不是智力有問題,在被人指認為殺人兇手的時候,一定會有爭辯的反應。”
頓了一頓,林雷接著說道:“如果一個人被警察指認犯罪,而他保持沉默,那只有兩種可能。”
吉姆警督沒想到自己說了“一”,林雷卻解釋了“三”,不由得對林雷更加刮目相看:“呃,那你說說,哪兩種可能?”
林雷解釋道:“第一種可能。如果警察指出的是輕罪,而嫌疑人不辯解,那麼很有可能他身上還揹負著更嚴重的犯罪。”
這很好理解,比如一個殺人犯在偷竊時被警察抓住了,當警察審問他盜竊情況的時候,這個殺人犯絕對不會爭辯,以免節外生枝。他肯定是希望事情趕緊了結,哪怕被關個一兩年也無所謂。
林雷看了吉姆警督一眼,繼續說道:“第二種可能,那就是犯罪嫌疑人不知道警察掌握了關於自己的情況到底有多少。那麼多說多錯,少說少錯,不說不錯。”
吉姆警督點點頭:“你說的沒錯,很明顯川本正樹就是第二種種情況。他不知道明智警視到底知道多少謎底,所以他才一言不發。”
現在相當於第二輪推理,推理的是現場嫌疑人的心理狀況……
看臺上的粉絲團們一個個都豎起了耳朵,聽得如痴如醉。
沒想到這個案子竟然還有雙重推理,一重是線索推理,一重是犯罪心理學推理,實在是過癮之極。
吉姆警督微微頷首,接著說道:“後來,當明智警視第一次丟擲‘猴子鎖門’推理的時候,川本正樹的表現更加可疑了。因為明智警視的推理只有兩種答案,要麼正確,要麼錯誤。事實證明是錯誤的。那麼不管是正確還是錯誤,川本正樹都應該有反應才對。他沒有反應,說明了兩點——第一是他無法解釋身上沾染上猴毛的事情,第二是他知道即使身上有猴毛,在法庭上這也不算鐵證,無法給他定罪。那麼此時此刻,兇手依然選擇沉默,確實是最佳的選擇。”
接下來,吉姆警督繼續說道:“當明智警視做出第二次推理,提出‘木頭膨脹說’之後,川本正樹有很強烈的反應,但是他依然沒有說話。從心理學角度來講,為什麼他有很強的反應呢?那是因為明智警視的推理很接近真相,木頭膨脹和竹子長高都是屬於‘自動鎖門’,而且都是屬於植物的某種特性,川本正樹很怕有人從‘木頭膨脹’聯想到‘竹子長高’……”
林雷點點頭,對吉姆警督的推理表示信服:“是的,明智警視的推理離真相只差一步,所以川本正樹才會露出驚恐的神色。但是即使驚恐,他也依然沒有辯解,說明真相一定不是木頭膨脹說。”
吉姆警督笑了:“你最後的推理,並沒有提前解釋,而是直接案情重演,並且根本不給川本正樹反應的時間,解謎的同時鎖定了鐵證,他再想辯解,又有何用?”
說到這裡,現場的“吃瓜群眾”一個個終於恍然大悟。
沒想到川本正樹的表現,還能推理出這麼多東西。
至少川本正樹的表現可以讓吉姆警督確定三條內容。
第一,川本正樹就是兇手。
第二,猴子鎖門推理不對。
第三,木頭膨脹推理很接近真相,但卻不是真相。
如果林雷給吉姆警督足夠長的時間,他也可以廣泛的查資料的話,相信吉姆警督一定也是可以解密的。
畢竟,他是資深偵探,並不是明智光輝之流可比。
到了這裡,這個案子的一切真相都呈現在了大家面前。
所有人都將目光看向了同一個人。
一個抽著點八親水灣的男人。
他叫做林雷。
從今天起,他就是一個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