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雷左右無事,便在一旁聽著這幾人聊天。
聽了好半晌,林雷算是知道這幾人的基本情況了。
五名大學生裡個子最高的叫田邊志保,二十三歲,他是太田大學體育系的學生。
田邊志保是學校田徑隊撐杆跳高的王牌選手,曾經獲得東京地區大學生運動會撐杆跳高第三名。
林雷注意到,田邊志保身高超過1米90,但是身材卻很勻稱,特別是腿很長,非常適合撐杆跳高運動。
接下來是大胖子和也間太,也是二十三歲。他的身高大約只有一米七零左右,但是體重起碼超過了一百八十斤……
和也間太雖然很胖,但是很健談,呱呱呱地話一直講個不停。
和也間太是太田大學土木工程系的學生,據說對於古建築很有研究,他曾經發表過一篇論文《論曰本古代寺廟建築》,好像還獲得了論文大賽的二等獎。
然後是二十三歲的眼鏡男,名叫赤井康介,他的專業是機械工程。
赤井康介酷愛小發明,去年還發明瞭一套齒輪傳送裝置,具體這個裝置是幹什麼的林雷沒聽清楚,反正赤井是個機械方面很牛叉的學生。
上面三人都是二十三歲,而最後的兩人只有二十二歲。應該是讀書早一年的原因吧,這並不奇怪。
川本正樹,太田大學生物工程專業學生,他平時喜歡研究動植物,也曾經發表相關論文,獲得過獎項。
最後一人叫安藤洋太,是太田大學歷史系的學生,據說對考古非常感興趣,很喜歡曰本的各種文物。
這五人的情況就是這樣。
當然,他們五人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那就是垂釣。
閒聊之中,這幾人都大概說了自己的去向以及漁獲。
霧湯山附近有兩條河流,有幾十處適合垂釣的地點。
下午他們五人是分開單獨行動的,每個人釣魚的地點都不相同,並且相隔甚遠。
也就是說,這五人在整個釣魚的時間段裡,都是各自釣各自的,沒有人在一起釣。
最終大胖子和也間太掉得最多,他一共釣了七條魚。
接下來是赤井康介,他釣了六條。
再然後是安藤洋太,他釣了四條。
最少的是川本正樹和田邊志保,他們都是釣了三條。
霧湯山這邊河裡的魚個頭都差不了太多,沒有特別大的,而小魚一般垂釣者都會放生,所以最終大家漁獲的總重量便是和數量成正比。
和也間太很健談,他釣得最多,自然也非常興奮,滔滔不絕地與其他人分享著釣魚經驗。
就在這時,電視裡的《圈套》放完了,陸芸轉頭看了一眼林雷,卻發現林雷根本就沒看電視,而是在聚精會神地聽著旁邊那桌人的對話。
陸芸眉頭微蹙,拉了拉林雷的衣角:“我發現你這人真的很八卦耶……”
林雷一愣,轉過頭來,笑著說道:“我怎麼八卦了?”
“你總是對身邊不相干的人,對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很感興趣——”頓了一頓,陸芸接著說道,“人家在說釣魚的事兒,跟你有關係麼?”
林雷訕訕一笑:“唔,你這麼一說,我才發現確實是沒啥關係——呵呵,呵呵呵呵……”
林雷和陸芸說話的聲音很低,但還是引起和也間太的注意。
“先生,你是華夏人嗎?”和也間太站了起來,走到林雷跟前,很有禮貌地鞠了一躬。
林雷對普通的曰本小老百姓談不上喜歡也談不上不喜歡,人家很有禮貌地來詢問一聲,裝大尾巴狼就顯得很幼稚了。
林雷微微頷首,用日語回了一句:“是的,我是華夏人。”
既然林雷會說日語,顯然就不是那種爆買曰本馬桶蓋和曰本電飯煲的華夏“土財主”,應該是精英人士,所以和也間太臉上又恭敬了幾分:“先生貴姓?”
“林。”
和也間太點點頭:“林先生,你應該也知道我們幾人都是垂釣愛好者。釣魚的最大樂趣就是漁獲能夠與其他人分享,今天的晚餐我想請林先生一起來品嚐這霧湯山溪流中的美味。不知道林先生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