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話說完就帶你去,不然就找別人去!”
算盤等七個傢伙,態度相當堅決,而陳醉自然也不會瞎說,最後只有一個人跳出窗子,落在大街上,再走出坊市,呼哨招來風公子,讓其馱著過去。
陳醉走後,“天下第一樓”二樓上,一直說話很少的老譚突然開口道:“這小子挺讓人喜歡的,真不過去?”
“不摻和,不摻和!”
算盤一邊搖頭說道,一邊往樓下而去,其他人也應和一聲,隨之下樓而去。
老譚看了一眼陳醉背影,點頭道:“嗯,不摻和!”
“牽一髮而動全身”,陳醉現在就是三十六島七十二洞上的那一根頭髮,他這一動,立即牽起無數人引之而動,緊隨其後往元鱉島臨近島嶼千鮑島而去。
千鮑島離元鱉島不過十公里,陳醉騎著風公子轉瞬就到了千鮑島上。
這之間,千鮑島上猶如撞鐘的巨響不斷傳來。
不一時,陳醉到了聲響處,眼前看到,覺塵和尚一身月白僧袍全是乾涸血汙,沒有一絲白淨,正被困在一隻明黃的半透明法象大鐘之中,瘋狂地四下衝撞。
血紅的雙眼,猶如絕世兇妖之眸,誓要衝破眼前黃鐘障礙。
法象大鐘之物,無數真言發文縈繞,正是由三位甘摩寺七境菩提和尚施展,三位菩提和尚分坐一角,莊嚴肅穆,口中誦法不斷。
三人之外,甘摩寺此來元鱉島的眾人也盤坐在地,口誦不停。
無數妙法真經從他們口中吐出。
陳醉落下,甘摩寺的眾人無所覺一般,繼續誦讀。
他靜立一旁,凝神觀看了一會兒覺塵和尚的狀態,又掃視了一眼甘摩寺的三位菩提和尚。
拱手說道:“三位菩提大師,水患止於疏而不在堵。放在下進去,在下或可有些辦法!”
因為覺塵和尚,陳醉對甘摩寺的觀感不差,所以他說話比較客氣。
覺塵和尚從小生活在甘摩寺,從未被凡心所擾,十六歲就以佛法大成,可同樣是因為未經凡心洗塵,佛法便再無寸進,其師圓如大和尚就放他下山,紅塵歷練一番。
這第一站就到了這天下人員最雜的三十六島七十二洞,而第一個遇到就是醉生夢死的陳醉。
他見陳醉如此,心中就覺不該。
於是時時誦勸,多有照顧。
陳醉對覺塵和尚之舉,心有感激,因元鱉出世與他有關,覺塵和尚佛性單純見殺禍而心惑,心中又有些愧疚之意。
所以,便想幫助覺塵和尚得意解脫。
雖然不知道能不能做到,但他卻想試一試。
眾位甘摩寺的僧人先後睜開眼睛,向陳醉看來,像是思考陳醉此舉意欲何為。
陳醉再次道:“當年在下元鱉島昏懵,多蒙覺塵和尚時有照顧,此番只為當日之回報!”
眾僧明瞭,元鱉島上陳醉與覺塵之間的事兒,他們都有知曉。
在外的眾僧向圍著三位僧人望去,三位僧人對視一眼,微微點頭,其中一個開口道:“陳師侄,請!”
陳醉聞此一愣,此僧人認得的是他藥宗的身份,而不是現在的比青殿的身份。
他笑了一聲道:“三位菩提,請開個口子,我要進去了!”
甘摩寺和藥宗關係和善,三位僧人雖然此說,但陳醉卻不能再以藥宗身份自居,只好以比青殿的身邊來回答。
三位僧人聞此表情沒有變化,也沒再說話,直接手中施展印法,給陳醉開了一個通道。
通道一開,覺塵和善就要往外衝。
而陳醉早有準備,通道稍一開,就往裡衝了過去,直接與向外衝的覺塵撞個滿滿當當。
覺塵雖然是六境,但其有金身法言加持,陳醉則只憑肉身,為了不傷到覺塵他沒有使用鋼鞭“承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