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從今以後將歸屬於大唐,大唐會在吐蕃建立都護府,而這第一任都護府的都督,將會從我們幾人之中產生。”當祿東贊說出這番話的時候,便意味著他已經沒有了退路。
“祿東贊,這樣的城下之盟,你接受了?!”布紮在聽到這樣的要求後,他不由瞪大眼睛“你怎麼能接受?!怎麼能……”
“我什麼也沒答應楚王,我現在只是在轉述他的話。”祿東贊聞言板起臉,繼續說道“楚王殿下說他知道我們這些大臣與苯教**師的矛盾,更清楚我們對此事的解決方法,但是他覺得這種事情宜早不宜遲——不必等到我們派人去天竺求學,他會讓一位在天竺研習佛法許久的得道高僧——玄奘**師來吐蕃弘揚佛法,以此改變我們的困境。”
“玄奘法師?”布扎覺得這事兒可太他孃的有說法了“這位高僧……本就是唐人……好好好……這位楚王,當真是打得一副好算盤……”
“可我們沒辦法拒絕,不是麼?”祿東贊說到這,突然嘆了一口氣“其實真正讓我恐懼的,並非大唐的強大,因為一個王朝哪怕再強大,也有衰弱的那一天。
可是楚王不一樣,很不一樣。”祿東贊說到這,他將目光深深地看向對面四人中,此刻最為憤慨的赤揚“如果你們仔細研究過楚王點喜愛的過往,你們會發現,他每次對外作戰,都是帶著極強的目的性的。
而且他的目的性,在大多數時候,都簡單直接到令人膽寒——他就是要滅國!
東突厥是他的第一個目標。
西突厥……在莫賀咄可汗被他擄走後,隨頡利可汗一同帶到金山祭天,其實從那時候起,突厥的滅亡就是註定了的。
後來楚王殿下在千泉城的‘烈焰焚城’,不過人家在時隔多年後的潦草收尾罷了。
在那之後,他借泉蓋蘇文之手,幾乎兵不血刃的滅掉了新羅,接著又配合他的父親,大唐皇帝李世民,將高句麗和百濟收入囊中。
但你們要知道,那泉蓋蘇文幾乎是一路被楚王殿下逼著走上那條絕路的——他第一次代表高句麗出使長安時,便已經落入了楚王的圈套。
那時楚王不過是一個半大孩子,可他多年籌謀,終結碩果。
你們有沒有想過,這背後隱藏著的,是何等恐怖的謀劃,以及驚人的耐性?
最後,我請你們好好看看,如今在大唐的四周,還剩下哪些國家!
你們難道還沒發現嗎?!
現如今,在這些大唐的周邊國家中,若說誰還能對大唐構成最大的威脅,那就是我們吐蕃。
吐谷渾?
如果不是那位楚王當初想利用吐谷渾,吐谷渾也早就該亡國了!
所以吐谷渾能撐到今天,身為國王的慕容諾曷缽,和大長老約蘇哈,他們最該感謝的那個人,反而是楚王!
因為在貞觀五年,楚王贏下金山之戰以後,吐谷渾還能存在的唯一原因,就是楚王殿下認為他們還有利用價值。
可眼下,當楚王殿下認為吐谷渾該發揮它的利用價值之時,消亡便是這個國家唯一的結局!”祿東贊說到這裡時,他的身體止不住地顫抖“我知道你們好奇為何我突然改變主意,沒有帶人支援邏些城,因為我在回到封地後,從收集的資料中總結了關於泉蓋蘇文和楚王的過往。
我最後得出一個結論——論起城府之深,論起手段之狠,論起謀略之遠,這天下間,沒人比得上那位大唐的楚王!
當年才十歲的他,站在長安的太極殿上,一腳踹向那個叫高岐的高句麗副使之時,或許就已經替高句麗想好了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