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靈山。
見那四大菩薩、八大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比丘尼、比丘僧、優婆塞、優婆夷諸大聖眾,都到七寶蓮臺之下,各聽如來說法。
那如來正講到這:
不有中有,不無中無。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為有,非無為無。非色為色,非空為空。空即是空,色即是色。色無定色,色即是空。空無定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為照了,始達妙音。
概眾稽首皈依。流通誦讀之際,如來降天花普散繽紛,即離寶座,對大眾道:“汝等安坐,容本座去去就來!”
如來佛祖的臉色大變,本來純金色的臉龐上卻多了些許淡紫色,不知道是感應到了什麼,竟然恍然間離開了靈山。
“觀音,你可知如來是怎麼了?”
“貧僧不知!”
“誒!這靈山上的靈氣日漸稀薄,不知那金蟬子什麼時候會到來呀!”
說話的這人,不是別人就是那文殊菩薩。
只見他外表有些文弱書生般的氣質,一雙大眼睛裡面冒著智慧的金光,跟其他佛教菩薩不一樣的是,他的臉型不似菠蘿,而像個瓜子,應該算是不太標準的美男臉。
不過他的修為卻是在靈山有些弱了,沒有觀音這般的神通廣大。
雖然觀音只是個菩薩,但是別忘記了她只是因為救人沒來得及成佛罷了。她的一身法力可不是開玩笑的,哪怕沒有佛級稱號,但在靈山也是數一數二的人物。
擱在天庭的地位也不低,跟如來是一個級別,屬於五方五老。
而站在文殊菩薩身旁的觀音,就不一樣了,那副模樣簡直是令月宮仙子看了都要自相慚愧的。
觀音身著淡雅白色紗衣,寬大領口,廣袖飄飄。頭上綰簡雅倭墮髻,青絲垂落在肩膀兩旁,玉簪斜插,玉帶繞臂,暗香縈際。
面若桃花又似瑞雪出晴,煞是白皙明媚,讓人瞧見一眼都會忍不住神魂盪漾;目如明珠又似春水寥落,嫋娜纖腰不禁風,略施粉黛貌傾城。
亭亭玉立於粉紅色的蓮花之上,薄薄的嘴唇輕輕微啟。
就連文殊這種斬斷紅塵的菩薩都有些略微心動,更何況其他凡夫俗子呢?豈不是要眾生膜拜白衫裙襬之下?
“金蟬子越長大,他的思想就越不一樣,竟然開始學著吃肉了!哎!貧僧也實在是不知道他到底能不能走過西遊路!”
觀音的臉上微微顫動,好像上次去黑風山的時候被唐三給噁心到了,現在提起唐僧她就眉頭緊皺,搞得像是個深閨怨婦一般。
“希望金蟬子能夠保持清修吧!吃肉也不是不行,只要他不破戒就行了!”
文殊菩薩對於吃肉這一件事不講究,因為在他的觀點裡面吃肉不算破戒。
因為佛教戒律中所規定的不準吃葷的“葷”,原來是指大蔥、小蔥,野蒜,大蒜和韭菜。因為其生吃生憎,熟吃生淫。而後來因為梁武帝才逐漸改成了吃素為主,其實佛教是不禁止教徒吃肉的,但是後來逐漸因為世俗才成了一種傳統。
所以說,觀音發現唐僧吃肉,如來佛祖都沒有反對,他只是覺得吃肉會顯得沒有慈悲心罷了,有些違背了一開始他們心中完美無瑕的取經人形象。
而那如來佛祖去了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