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備理科背景、在學術機構做過學術研究的工程師,與純粹工科背景的工程師是不一樣的。
總而言之,在李康平看來,這些領著高薪的工程師是西電公司最為寶貴的財富。
參觀結束之後,伍德蓋特團隊四人隨約翰·莫里斯來到主樓的會議室。
毫無疑問,來自哥大的四人是純粹的學術研究型學者。
哥大與西電的合作,大概屬於產學研相結合的合作,當然了,也有一定的商業因素在裡面。
根據約翰·莫里斯主管的說法,工程技術部具有學術研究背景的工程師全都坐在了這間會議室裡。
接下來,有請深受我們愛戴的威廉·伍德蓋特博士為我們演講。
“謝謝,每個人,謝謝你們。”
早已做好準備的伍德蓋特教授從容不迫的開始了他的學術演講。
我們都知道,伍德蓋特教授主要研究原子論、量子論等學術性極強的課題,他的學術演講當然是講這方面的內容。
並沒有出現尷尬的冷場,工程師們津津有味的聆聽伍德蓋特教授講的原子論、量子論。
一個願意講,一群人願意聽,伍德蓋特教授的學術演講以圓滿的方式收尾。
眾人散去,會議室裡僅剩約翰·莫里斯和哥大四人組。
“完美的演講,十分完美!”約翰·莫里斯一副興致勃勃、意猶未盡的模樣,他說:“我有沒有跟你們說過,我讀大學時學的是物理學研究各種射線的物理學,是的,那是令我終生難忘的一段美好時光。現在,如果不是因為工作上的事情脫不開身,我一定會去世界上最好的研究院進修幾年沒準我會成為物理學家!”
約翰·莫里斯這話說的很虛偽,所有人都看出來了,約翰·莫里斯恐怕沒機會在工作上脫開身。
“《物質波》,沒錯,我看過這篇論文,我喜歡這篇論文雖然我沒看懂,但我喜歡。你們知道的,沒有幾個美國人能夠徹底理解愛因斯坦的那套理論,而這並不妨礙美國人民熱愛愛因斯坦。凡是愛因斯坦寫的文章,或是關於愛因斯坦的文章,總能出現在美國報紙的頭版上。”
約翰·莫里斯是個健談的人,他對李康平說:“李先生,你寫了一篇了不起的文章……不,不不,你寫了兩篇了不起的文章,還有一篇是空間量子化實驗。我訂閱了每一期的《物理評論》,算上《科學》、《橋》、《美國工程報》、《美國專利報》,我花了大量時間閱讀這些期刊雜誌。有些論文我能看懂,有些看不懂,有些半懂不懂。不管我懂不懂,我必須這麼做,我的思想不可以落後於這個時代。”
一家研發、生產電話裝置的企業的高管,他能在第一時間關注物質波和空間量子化,這是值得稱讚的。
李康平笑道:“莫里斯先生,所以我們將在這個美妙的夜晚,深入討論物質波和空間量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