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信在辦公室中考慮著。
應該給自己的哪些學生加持光環中繼道具試一試呢?
想了半天,他想到了他班上的一個學生——周義。
周義,16歲,教育方面的天賦高達93,屬於教育界的天才。
雖然他才十六歲,但是他在學習班的成績卻是名列前茅,而且差不多快要學完本科知識了。
如果讓他參加高考,考七百四十分以上不成問題。
如果有優惠分的話,滿分高考狀元肯定不在話下。
“老師,你找我。”
很快,16歲的周義就來到了楊信面前。
“周義啊,你本科知識快要學完了吧?”楊信朝周義問。
“是的老師,我明年就能參加高考了。”周義恭敬朝楊信說道。
“老師有個想法。”楊信看了看周義說道:“老師想要讓你直接參加工作……”
“我聽老師的。”周義毫不猶豫的點頭。
“你沒有意見?”楊信詫異問。
“沒有,在我看來,讀大學也只是讓我多拿一個文憑而已,能夠直接工作更好,我相信老師一定不會虧待我的。”周義朝楊信說道。
聽到周義的話楊信很感動,她朝周義說道:“你已經快要學完了本科知識,文憑方面你不用擔心,等老師的師範大學辦好後,會讓你獲得文憑的。”
“這次老師有個任務交給你,那就是讓你去一些貧困地區的縣高中教書,希望你能夠給國家多多培養優秀人才。”
楊信說道:“當然,你是我的學生,我也不會虧待你。”
“那,老師,我能選擇回我自己的家鄉教書嗎?”周義朝楊信問。
“當然沒問題。”楊信點頭。
周義的家鄉,在甘省的臨和縣,是一個比較貧困的地區,教育資源也相對匱乏。
楊信之所以讓周義去貧困地區,而不是他的楊師系學校,就是因為他希望他的學生能夠給更多貧困地區的學生帶來階級提升的希望。
如果他想要賺積分,他直接安排他的學生在達州實驗中學帶班,或者是去老寨村中學帶班,他肯定就能躺著賺積分。
比如老寨村中學,去年的高考分已經超過了650分以上。
就按照650的平均分算,他的學生只要帶出一個班,按照一個班五十個學生,一個學生賺一百積分,只要帶出一屆高中畢業生,他的學生就能幫他獲得5000以上的積分。
不過他當然不會這麼做,因為老寨村中學的學生,就算是沒有他的學生,也能考那麼多。
但是把他的學生派到貧困地區,卻能改變更多人的命運。
而對於他的這些學生,他也不會虧待,金錢方面不用說,榮譽和職稱方面他也肯定會為他的學生爭取。
周義,只是楊信找的第一個學生,接下來,楊信又約談了好幾個學生。
這幾個學生,都是楊師教育班的學生,他們表示願意聽從楊信的安排。
而且最後,他們都選擇了回自己的家鄉教書。
既然他的學生選擇回家鄉教書,楊信自然也要替他們安排好一切。
很快,楊信就親自聯絡了他學生所在地區的教育部門。
比如很快,臨和縣教育局局長,就接到了上級部門領導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