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楊師系的學校加起來,每年都要招收上萬名貧困學生。
這等於就是,楊師系學校,每年都要改變上萬個貧困家庭的命運。
這樣的情況下,廣大人民群眾眼睛都是雪亮的,聽到楊師系學校時能不誇讚一句嗎?這樣的學校能得不到百姓的尊重嗎?
很多人更是希望楊信年年賺大錢,好多在各地開辦學校呢。
人類的天性中有一種仇富心理,看到別人賺了大錢,很多人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心裡肯定不是滋味,恨不得別人馬上破產他們的心態才會平衡。
而對於楊信和何青青兩口子每年賺了那麼多錢,全國大部分人不僅不嫉妒,反而還希望他們能夠賺更多的錢,這恐怕也是絕無僅有了吧。
之所以這樣,除了楊信把自己的錢都投入到了教育慈善事業中之外,主要還是他對金錢的觀念。
從他這些年的所作所為可以看出,他對金錢是真的是一點也不在乎。
馬芸說他對錢沒有興趣,這句話放在楊信身上才是最恰當的。
對於楊信而言,他教出更多優秀的學生,比他身家萬億更加有用。
當錢財達到一定程度後,就真的只是一串數字了。
有再多的錢,也不能保證你的後代世世代代都能把家產傳下去,並且都能過的非常好。
古代身家鉅富的人有很多,到現在幾乎一個都沒有了。
而那些名人的後代,幾乎傳到現在都過得不錯,比如清朝戊戌變法的梁啟超,他的後代就都過得非常不錯。
楊信教學生也是一樣,當他桃李滿天下的時候,當他為國家教出無數天才的時候,哪怕他一分錢都不留給後代,他的後代也能過上優渥的日子。
比如他和何青青突然死了,公司也沒了。
像田佳佳劉梓晨周倩這一群他的學生們,會眼睜睜看著他的女兒楊曦悅過得不好嗎?
肯定不會。
而且就算他的學生不出手,國家也會給予各種優待,這比起他家財億萬更加有用。
就在距離高考還有半個月左右的時候,很意外的,楊信接到了他的學生周倩的電話。
“楊老師,我能問你借點錢嗎?”周倩朝楊信詢問。
“借錢?你缺少了嗎?你要借多少錢?”楊信朝周倩詢問。
“我,我想借兩個億。”周倩朝楊信說道。
“借兩個億?你借這麼多錢幹什麼?”
楊信非常驚訝和好奇。
他驚訝於周倩竟然開口問他借這麼多錢。
更好奇於周倩要借這麼多錢幹什麼。
PS:500月票加更送到,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