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了一下,楊信繼續說道:“還有一個例子就是趙紫涵了,她在還不是我的學生之前,學習成績差的一塌糊塗,當時她是她們學校是校霸,打架鬥毆,欺負同學不說,當時她還抽菸,連她父母都管不到她。”
“後來大家也知道,她跟著我學習後,我就讓他把這些壞毛病全改了,她的學習天賦很普通,但是透過她自己的努力,如今她考上了哈工大,更是成為了楊威院士的關門弟子……”
聽到楊信這麼說,四處觀察的記者點點頭,然後說道:“我的第一個問題問完了,讓其他同行提問吧。”
聽到這話,央視記者走出來朝楊信說道:“楊老師,我們也是提問網友的彈幕問題。”
他解釋了一下然後朝楊信問道:“楊老師,據說您收劉梓晨當學生的時候他才五歲多,您是如何會來到老寨村並且收他為學生的呢?”
聽到這個問題,楊信想了想說道:“其實這要從我選擇支教開始說起。”
楊信說道:“我23歲那年,突然想要去山區支教,但是我只是初中畢業,沒有本科文憑,這點很多人都知道的。”
“因為我的文憑問題,我沒有辦法報名支教組織,所以我只能自費支教。”
“自費支教大家都知道,只要你自己能夠和想要支教的學校校領導溝通好,有沒有文憑都不重要。”
“我第一所支教的學校叫做猛洞河小學,和當時的校長劉雲方聯絡好了之後,我就去支教了,田佳佳和田雯雯姐妹倆就是我當時支教的時候遇到的學生,我老婆何青青也是我在這裡認識的。”
楊信朝記者說道:“我在這所學校支教了一年,但是因為這個學校的學生太少,所以後來政府把這所小學取締合併到鎮小學了,然後我就沒有了支教的地方。”
“之後,我又聯絡了很多山區學校,但是很多人聽說我之前初中畢業都沒有要我。”
“有一天,我突然想要資助一些貧困學生讀書,於是我就在網上查詢貧困學生的資訊。”
“有一個網友告訴我,在貴省雨山縣老寨村有一個特別慘的孩子,叫做劉梓晨,他父母出了車禍去世了,就剩下他一個人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特別多慘,讓我去資助他。”
說到這裡,楊信笑了一下,然後繼續說道:“看到這個網友的訊息後我決定去實地考察一下,結果我到了那邊你們猜怎麼著?劉梓晨父母是出了車禍沒錯,但是別人給他家賠了一百多萬,根本一點也不貧困。”
聽到楊信這麼說,旁邊的人都笑了起來。
楊信繼續說道:“後來大家都知道了,在好幾次都被聯絡的學校拒絕後,我就在老寨村留了下來,我決定在老寨村辦一個學前班,教一些還沒有到正式上學年齡的孩子一些簡單的拼音和英語啥的。”
最後楊信朝所有人下結論說道:“我和劉梓晨,我們兩個人就是這麼認識的。”
聽到楊信的回答,周圍很多人都給他鼓起了掌。
央視新聞記者問題問完後,就到了市電視臺的記者提問了。
只聽市電視臺記者朝楊信問道:“楊老師,我們很好奇,您當初花一百萬讓獵頭公司為您挖學生,您是看上了這些學生的什麼地方?他們值得您花一百萬來挖嗎?”
聽到市電視臺記者的問話,頓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所有人也都把目光看向了楊信,很多人還注意起了楊信的微表情,想要看看他會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