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媽媽的病治好後,楊信的生活再次回到了正軌,他的主要工作還是教學生。
不過在這次治療後,李洪濤醫生徵詢楊信的意見,想要以這次的治療寫一篇論文,並且可以讓楊信一起聯合署名。
他認為很多癌症晚期患者完全可以以這樣的方式治療。
不過他的想法被楊信拒絕了,楊信告訴他,他要寫論文可以,但是絕不能提起藥物是他的,只能說是何信製藥公司研究出來的一種還沒有經過臨床實驗的藥物。
他意識到,如果這種藥物的後遺症能夠被控制,那麼這種藥物絕對就能夠治療大多數癌症晚期患者,至少能夠讓癌症晚期變成中期或者是前期。
這樣的情況,他要是成為了這種藥的發明者,說不定諾貝爾醫學獎都會頒發給他。
到時候,別人肯定會把他的根底查的一清二楚——福利院出身,初中畢業文憑,16歲就在外面打工,之後又在山區支教,這樣的人能夠研究藥物獲得諾貝爾獎?開什麼玩笑?
所以,楊信決定,以後絕對不能輕易拿出什麼藥方治病了,特別是治療大病。
對於拿出去的這些藥方,比如治療風溼病的藥方,楊信也想到了解決辦法,那就是混淆視聽。
他告訴所有人,這是民國時期的一位對風溼病研究了一輩子的老中醫總結留下的藥方。
因為這位老中醫只是在鄉下給普通百姓看病,也不和其他中醫交流,所以並不出名。
但是他臨死前流下了珍貴的藥書,這本藥書在偶然的情況下被楊信得到了而已。
楊信原本以為他的說辭沒人會信,結果他這樣一說,所有人都信了。
包括何青青,更是對此深信不疑。
他不知道的是,何青青以前一直很奇怪,奇怪楊信怎麼會知道那麼多藥方的,她後來也查了一下,發現楊信也並不是什麼醫學世家的後人。
現在她終於明白了,原來楊信是得到了古人的留下來的藥書,運氣真是太好了。
“楊信,謝謝你!”
這天,楊文濤給楊信打來了電話。
“謝我做什麼?”楊信有些莫名其妙。
“謝謝你救了楊媽媽,還謝謝你給我們都安排了工作。”楊文濤朝楊信說道。
“我給你們安排了工作?什麼情況?”楊信詫異。
“不是你給我們安排的工作嗎?何總說是你交代的。”
楊文濤朝楊信解釋說道:“何總準備在達州城建一個藥材種植基地和藥材加工廠,準備安排我和楊軍還有楊天意我們三個負責這邊的管理。”
“哦,是這樣啊,那你們一定要好好幹,就我所知,製藥公司在貴省和湘省的藥材種植基地的幾個負責人每年的收入都是好幾百萬呢。”楊信朝楊文濤說道。
“嗯,我們會的,何總說了,讓我們先去湘省藥材種植基地學習,學習好了再負責達城這邊的藥材種植基地。”楊文濤朝楊信說道。
隨後,兩人又說了一些事情後才結束通話電話。
結束通話了楊文濤的電話後,楊信給何青青打了電話過去。
“何青青,楊文濤他們工作謝謝你了啊。”楊信朝何青青感謝說道。
“不用謝,我們是合作伙伴嗎,你的好友就是的好友,幫點忙是應該的。”何青青笑著朝楊信說。
“總之謝謝了,我這裡有一個古中醫養生的方子送給你,你每天吃一些,能夠保持更加的年輕美麗。”楊信朝何青青說道。
“好呀!”聽到楊信的話,何青青驚喜。
如果是其他人說養生方吃了能夠保持年輕美麗,她根本不會信。
而楊信說的話她肯定信,因為從楊信手中拿出的藥方,至今證明沒有效果的是一個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