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還有兩兩組合時、三人一起行動時、單獨進行戰鬥時,應該採取的策略。
簡單分析下來,若是對方只有一騎滅世奴或一隻深淵魔眼,他們中任意兩人配合,獲勝機率都超過七成。
但要是碰見兩騎滅世奴、或敵方高層戰力盡出,便不得不避其鋒芒,另尋機會再戰。
畢竟滅世奴的優勢擺在那兒。
不僅魔力承受量較之神眷者要高几個檔次,其能無限制地使用天賦魔法,同樣是個難點。
最主要還必須防範當時羅克郡城時,那位滅世奴祭出的最後手段。
那可是連大魔法師轉世都無法逃避的壓迫感。
要不是懲罰者及時感到,相信那黑袍人就凶多吉少了罷。
一想到如今獵魔協會和對方的關係,從完全地敵對、逐漸演變為合作、甚至有救命之恩的地步,就感到有些奇妙。
原本像虛空斷聚這種外地獵魔協會,對大魔法師轉世厭惡程度,雖沒貝格烈帝國境內那樣高漲,可最開始還是拒絕相信大魔法師轉世的。
直到羅克郡城努力做說服工作,將那位魔術王在貝格烈帝國所作所為的事蹟告知,才讓他們微微有些釋然。
就像這次,如果大魔法師轉世選擇視而不見,想必鎮魔器之一完全會落入毀滅教之手。
而六峰城中無數居民和自由業者,都會跟著陪葬吧。
第二天,六峰城中陸續傳來有關東門出城的新訊息。
不知是否能稱為有趣,對獵魔者來說只能說是鬧劇。
自從那位發出懸賞的自由業者放出你行你上的話後,真有兩位自由業者跳出來,把所謂“買命錢”壓地越來越低。
最後,這三個傢伙選擇合作妥協,結果在商議期間,再次多跳出個傢伙。
於是經過長時間商討——據說和獵魔協會針對滅世奴的會議是相同時間點,他們得出以下新懸賞條件:
四人共同行動,能更有效地避開魔物追殺。如果是安全的,就當是他們四人走運。
如果碰見魔物,那也有更大希望逃出生天,並將遭遇到的魔物強度、數量飛信給城內,物超所值。
所以城中居民和同行,必須支付一千枚給自己,以供四人平分。
當得知這種事情竟是和他們神眷者商議同時得出的結論,千里奔襲暴躁地在大廳中央直接吼道:
“一群跳樑小醜!簡直就是四個二百五,為了錢就心甘情願地落入毀滅教圈套!其心可誅!”
神眷者爆發出的言論倒是沒在城中引發多大影響。
反而聽說漸漸開始有人組織募捐,給那四位“勇士”買命。
一千枚金幣數量是何等之多?
就是頂級自由業者小隊,一年下來除非日日夜夜進入魔動山脈獵殺,不然都難以掙到一千金幣吧!
要是再算上裝備維護費等,便是兩支頂尖自由業者隊伍,都難以在一年內拿出一千枚金幣。
如今那四人組成的臨時隊伍,竟是打算在出城走一趟的時間裡,就掙取頂級自由業者隊伍的收入,不由地令人眼紅。
眼紅歸眼紅,真正要說去玩命,還是很少有人會站出來的。
畢竟像他們這樣常年生活在抗爭魔物前線的人,對自己性命看得很重。
更何況就城內許多知名分析家給出的結論,那扇外面沒設下任何防禦的大門,絕對是魔物們佈下的死亡之門。
光是死亡之門這名號,就勸退大多數自由業者。
他們很清楚一個道理,想要掙錢,就必須有那個命去花才行。
平時狩獵魔物,也是衡量實力後謹慎做出決定。
貿然出城,可是有大機率直接暴死在外啊!
至於獵魔協會,自始至終都在冷眼旁觀。
除了每天在城牆上值守、防止魔物突然發起進攻,他們對城中那些流言蜚語都不管不顧。
那些自由業者盟主們,雖然接到畢垂德發出的建議,卻依舊選擇無視。
似是想看看到底有沒有機會離開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