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愔說的,很有道理。
長孫無忌說的,也很有道理。
但是兩人所說,明明是截然不同的觀點。
那麼,到底誰說的對呢?
面對長孫無忌的反擊,梁王,又能做出怎樣的應對呢?
李愔再次反問道:“那麼請問趙國公,漢朝的歷次和親,取得了什麼效果呢?”
“哪些和親的公主,又落得個什麼下場呢?”
這些文臣,自然是飽讀詩書,也熟知歷史的。
漢朝的十幾位和親公主,可以說,沒有一位,能落得一個好下場。
能夠鬱鬱而終的,就算是最好的結局。
更有幾位,是直接被他們所嫁的外邦夫君所殺害。
而和親,其實大多數,都帶不來幾年的和平,他們該造反的,仍然會造反。
不能說和親沒有帶來成效。
只不過,這成效,其實也極為微弱。
李愔再次問道:“歷朝歷代的和親,可有帶來真正的和平?”
沉思半晌之後,長孫無忌不由說道:“可是,和吐蕃和親,至少能夠帶來二三十年的和平。”
“二三十年後,我大唐發展壯大之後,自然就不需要再顧忌吐蕃的威脅了。”
聽到長孫無忌的話,李愔再次縱聲大笑道:“我唐唐大唐,難道還需要一個區區弱女子來維持這所謂的和平嗎?”
“我大唐大好男兒,難道拿不動刀槍,上不了戰場了嗎?”
“難道你們不明白,和親,帶不來和平!只有實力,才能帶來真正的和平嗎?”
“本王希望看到的大唐,是不和親,不下嫁,君王死社稷,皇子守國門!”
“一旦吐蕃膽敢入侵我大唐,本王願意衝鋒陷陣,願意上陣殺敵!願意將入侵的外敵,斬盡殺絕!”
李愔的這一番話,有如暮鼓晨鐘。
不但讓一群武將,全部都熱血沸騰。
就連哪些文臣,都是心情激盪。
不錯,梁王殿下,說的實在是太熱血,太豪邁了!
不和親,不下嫁,君王死社稷,皇子守國門!
李世民眼睛之中,都是因為這幾句話,迸射出驚人的光芒。
李世民一生南征北戰,縱橫無敵。
他心裡,又何嘗希望用和親的方式帶來和平?
就在此時,程勝男也大聲說道:
“大唐女子,可不弱於男人!”
“但是,我大唐女子,不要用和親這種恥辱的方式,來換取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