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對生有多麼眷戀,對死就有多麼恐懼。看著依然跪在學院門口,不停鞠躬道歉的趙鵬,鄧遠心中暗暗肯定:無論如何,這個人我救了。
進了學院,半路上,一個文士模樣的少年上來就要和他上生死臺挑戰。這可真是見了鬼了,難道又是名聲惹的禍?可我只有醫神之名,並無武神之名啊!
生死臺是學院專為武修班設立的特有擂臺,武修靠拳頭說話,總有一些糾紛爭鬥需解決,總有一些恩怨情仇需要對恃。爭勇鬥狠,拳腳相向,難免會有傷筋動骨,甚或死亡的情況出現,學院為了避免承擔不必要的責任,所以特的設定了生死臺決戰規則,所有上生死臺決戰者,需簽訂生死狀,生死自負。這是所有武修班學生及其家長都已承認的規則,神州官方為激勵民眾競爭與憂患意識,也預設了這種規則。
這個文士模樣的少年名叫向坤,俗話說人不可貌相,別看這少年象個文弱書生的樣子,他可是學院武修班的風雲人物,據說一身功力已達武王中期之境,在學院八大高手中排到了第五位。要知道學院八大高手的排名可是包含了武修班三十歲以下導師在內的,含金量是相當的高。而向坤能排到第五位,可以說是特別強大的存在了。
可這又如何呢?在鄧遠面前,依然不過是個渣渣。只是鄧遠一眼看去,這向坤手上持著的一把似乎是附庸風雅的鐵扇卻殊不簡單,扇體灰暗而充滿著古樸之氣,其表面絲絲能量流轉,散發著危險的氣息。
“我為什麼要和你挑戰?請你讓開吧!我得去上課了。”鄧遠冷冷說道。他心裡在想,這不會又是宇文清這個弱智在裡面挑事吧?
向坤狂笑道:“哈哈哈。。。原來鄧遠不過是個懦夫,連線受挑戰的勇氣都沒有。”
“白痴!”鄧遠嘴角微斜,繞開他向高階六班走去。
“你不打也行,借你一碗血用用啊!我已經盯上你了,你躲也躲不過的!”向坤的聲音遠遠傳來。
*** *** *** ***
下午是寶鑑課程。俗話說亂世金銀,盛世古玩,寶鑑課程儘管生僻枯燥,但卻儼然成了時下最熱門的學業。古玩界盛傳所謂“古玩市場溜一圈,一步已踏青雲天”更是將古玩熱推向了高潮。學習寶鑑課程的學生十有八九都是抱著發家致富的心態去的,鄧遠也不例外。
寶鑑課導師古放四十多歲,是一個真正的古玩狂熱愛好者,據說家中建有專門的藏品室,一把摺疊式高倍放大鏡更是從不離身。
古放導師道:“同學們,上幾次課程我們已經學習瓷器鑑別的相關知識,從本次課程開始,我們將重點學習玉石鑑定。”
鄧遠有些凝重,這古導師顯得有些不對勁,整個人容光煥發,而且精神亢奮,這與他平時一貫刻板的形象大不相符。
古導師接著講道:“玉石鑑定行業通常使用的是七辨之法,所謂七辨,一辨包漿,二辨沁蝕,三辨玉質,四辨形神,五辨腐蝕,六辨文飾以及七辨刀痕。掌握七辨之法,橫行古玩市場,不在話下。”
“包漿是鑑別傳世古玉的重要依據。先天的包漿是對原石來說的,分為軟包漿和硬包漿,軟包漿手頭有肉澀感,硬包漿有明顯玻璃光。而傳世古玉,則是經過自然包漿後透過人類長期盤玩的又一次全方位喚醒,雖說從量上看這種變化與自然對玉器的作用相比微乎其微,但從質上卻是開啟了玉器靈性的又一次飛躍。”
“上等古玉受先賢滋養,不但價值不菲,而且人若佩戴,則潤身養性,使人神清氣爽,益壽延年。比如說,導師我最近就得了這麼一塊古玉,現在給大家鑑賞一下。”
古導師說著,慎重的從脖子上取下一塊雞心形玉質吊墜:“同學們可以近前觀看,我給大家講講這包漿的細微之處。”
“不可,這塊吊墜有問題,大家離遠點!”看到這塊吊墜,鄧遠明白了,禁不住站起來大喊道。
古導師不高興的說道:“鄧同學你是什麼意思?不懂不要亂說,隨便質疑導師是不禮貌的。”
同學們議論開了,有的說:“就是啊,不要不懂裝懂,影響我們聽課。”
有的說:“看古導師的情形,情形飽滿,精力充沛,一看就知道是古玉起作用了,大家別管,上課吧。”
蔣霞忍不住說道:“有的人啊,以為自己什麼都懂,其實垃圾就是垃圾,就別出來丟人現眼了!”她儘管依鄧遠之言看了醫師吃了藥,但現在她這種隱私被弄得人人皆知,就怪這鄧遠毫無情商,當眾嚷嚷了出來,這怎不由得她不對鄧遠憎恨萬分。
李麗倒是頗有些感謝鄧遠,輕聲說道:“你別亂說了,有沒有問題又不關你的事,我們聽老師講課就是了。”而那宇文清倒是什麼也沒說,顯得有些失魂落魄的樣子。
鄧遠大聲道:“古導師,這塊吊墜散發著陰邪之氣,您真不能再佩戴了,否則是會有生命危險的。”
“咦!。。。”同學們紛紛嗤之以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