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溶洞。
江尋沒用飛的。
地底溶洞很是寬敞不錯。
但上下也就是兩百多米的高度,在這裡御空而行談不上有優勢。
相比起來。
走地更為穩妥,利於觀察昏黑的溶洞空間。
走了許久。
江尋沒見到預想中的未成年墨玉蛛,也沒見到普通墨玉蛛個體活動留下的痕跡。
看樣子。
蛛後出現雖會改變墨玉蛛整體生態,但其本身獨居意識非常高,普通墨玉蛛沒有資格與她棲身在同處。
不過繼續走。
發現肯定是可以有的。
從進來溶洞開始到現在,江尋始終未見到蛛後進食留下的殘骸。
其他被捕殺滿足日常所需的秘境生物姑且不論。
墨玉蛛後從湖內捕殺湖內水生秘境生物總不能連骨頭也一起被啃了?
顯而易見。
蛛後有明確的存糧意識,捕殺到的水生秘境生物都被送去別處儲存了起來。
用來飼育幼體?
可能性不高。
以蛛後過份的繁殖能力。
幼體降生後要沒個“養蠱”的過程早氾濫成災了。
此外蛛後不是蜂后、蟻后那般在類群中本就比較特殊的存在。
蛛後會產卵。
普通墨玉蛛也會。
如若墨玉蛛會有意識地飼育幼體,群體數量將相當恐怖。
事前蛛群襲擊哨站。
那好大一群看著恐怖,總數其實沒多誇張。
蛛後“產房”裡超過萬數的蛛卵輕易可以在數字上完成碾壓。
由此不難得出結論。
墨玉蛛幼體是靠互相吞噬存活,以此挑選出其中強者成為蛛群的一員。
這般生態,無可厚非。
群體越大需要食物也就越多。
蛛群真要氾濫成災或許可以更加所向披靡,然而它們終將面對一片荒蕪。
蛛後的存糧應該只是為了自己享受。
這無疑是個好訊息。
蛛後有“糧倉”。
那也就意味著有大量被捕殺的秘境生物屍體,各類素材與內丹怎麼都少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