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禪師獻計
“額——世子,二公子,兩位還是先不要吵了,萬事以和為貴,切莫傷了自家兄弟的和氣。”梁和出言先和了一陣稀泥,然後說道:“國庫近年的收入,確實一年不如一年,所造成的原因也是各種各樣的,但如若將一些寺廟的田地收繳回來,重新分配安置,國庫確實會充盈許多,至於到底要不要這樣做,全憑陛下和冢宰決斷才是。”大司徒梁和話雖然說得圓滑,但還算幫宇文深一把。
“大司徒所言此舉固然可充實國庫,但於長遠看來,為了幾個錢,摧毀了教化萬民的一根重要支柱,丹書青史饒不了我等啊。”一名位於盛知旁邊的老儒生激動地說道:“儒釋道並稱三教,這就好似一尊鼎之三足啊,鼎者,立國之重器也,如若斷其一足,危及宗廟社稷啊,我等尊崇儒家,儒家仁義當頭,這樣拆廟驅僧,和始皇焚書坑儒一般無二啊,還請陛下、冢宰三思啊。”他伏在地上含淚陳述著。
“是啊,二弟,你難道要讓後人評說陛下如始皇之殘暴,陷陛下和父親於不義嗎?”宇文訓抓住話頭大聲質問道。
宇文深見世子給自己扣了這麼大的一頂帽子,當然不能乖乖戴著,立即反駁道:“陛下明見,父親明察,臣此舉一心為公,絕不敢有半點褻瀆之意,再說,秦皇坑儒,實則是聽信讒言濫殺無辜,而現在這樣做,完全是為了剷除藏匿於佛教的兇惡之徒,還一方百姓之安寧,是為民造福,如何與那焚書坑儒之事相提並論?”
……
神武殿上,唇槍舌劍、你來我往,個個像是當年在東吳舌戰群儒的孔明再世,人人好比遊說六國的蘇秦張儀,世子宇文訓已經和自己打二弟爭的臉紅脖子粗了。其他的大臣,有一小部分極力反對昌成公宇文深的建議,還有一小部分極力主張限制佛教在荊州甚至大周蔓延,但大多數都選擇了沉默不語,靜觀其變。
就在雙方爭論正酣時,一名御林軍走入大殿跪地稟報:“啟稟陛下、冢宰,慕容府青詩公主、青山公子攜覺迷寺通慧禪師請求覲見!”
御林軍話音剛落。底下傳來了一片驚訝之聲:“通慧禪師也來了?”
“這是誰請來的,難道是世子?”
“世子可真厲害,禪師德高望重。向來不見外人,今天怎麼來了?”……眾人議論紛紛時,只有宇文深暗喜,沒想到這個竹玄之真的把禪師給搬來了,此事可成!
皇帝心中聽聞後一下子感到了驚訝:禪師怎麼來了?到底是誰請來的,竹玄之?但他還是望了望下面的宇文護,見宇文護也是少有的驚訝,便說道:“既然是禪師來了,自當宣進來才是。”
“是!”那名御林軍領旨退出去後,宣旨道:“陛下宣三位覲見,公主、公子、禪師請吧。”
禪師回了一個佛家之禮,說聲好,然後彎腰朝大殿行了一禮便移步拾級而上。今日禪師看之與昨日不同,頭上寶頂光輝,戒疤九宮如嵌,長眉長鬚、面和顏善,胸前寶珠一百零八,手中禪杖放光華,身著黃色僧衣,上批百納袈裟,腳踏黑色僧鞋。
待禪師步步而上時,眾臣從大殿門外望去,眼見一位步伐穩健、樸素平凡的老人映入眼簾,心中卻感到是一尊佛陀腳踏祥雲從佈滿金光的大道上信步而來……身後的青詩公主和青山公子緊隨左右,青詩白衣勝雪、空靈出塵、蓮步款款,青山器宇軒昂,英姿不凡。二人好比仙家來客,跟隨禪師走進大殿。
禪師進殿後,頌了據佛號,然後俯身下拜曰:“貧僧通慧,見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此事皇帝早已起身,趕忙說道:“禪師快快請起,多年不見,禪師可好?”
“多謝陛下掛懷,坐亦禪,行亦禪,參禪悟法,何來不好?”禪師答道,
此時的宇文護也直起身子,說道:“禪師久違了,今兒可真是個好日子,佛光普照這神武殿,可是我等之福啊,哈哈哈!”
“阿彌託佛,冢宰久違,心中有善,處處是佛,諸位施主為國事操勞,為眾生集福,無量功德,善哉善哉!”禪師單手舉佛禮說道。
“禪師今日出佛國,赴紅塵,來這是非擾攘的朝廷,不知所為何事?”宇文護客氣的問道。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積善之人,福雖未至,禍已遠離,積惡之人,禍雖未至,福已遠離。貧僧此來,為了卻一樁佛門的大因果,”禪師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