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有言: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現如今,大魏王朝自建國至今,國祚已延綿近千年,然而今日風雨飄搖,大廈將傾;大魏王朝國運將盡,天人感應,天地間禍患叢生,年年災害,莊稼顆粒無收,加之朝廷賦稅嚴重,百姓紛紛起義,入山為寇,民不聊生。
如此幾年,大魏王朝不知是迴光返照還是國運未衰,接連兩年四海昇平,各地鎮守鎮壓叛亂,掃除賊寇,糧食豐收,呈現出一片太平盛世之感,正應了當今天子年號“承平”,承天下之太平。
這一片承平歡慶之下則是暗流湧動,無數隻眼睛在黑暗中窺視著大魏王朝的都城“京皇”,如無數只獵豹靜心蟄伏等待著獵物的出現,它們有這個耐心和信心要把獵物撕得粉碎,讓著大魏享受著暴風雨之前的寧靜和平。
大魏王朝當今天子——魏見,從先皇手中接過滿目瘡痍,風雨飄搖的大魏王朝,這位新皇懷著滿腔熱血登上帝位,勢必要掃除天下頹勢,大興大魏。
即位之時,新天子便頒佈一道道法令,修國策、保民生、修水利、息兵戈、降賦稅、一掃朝綱之陳腐之氣,十數年下來,天下大興,民豐物阜,四海昇平,即將傾倒的大魏又安穩了數十載。
魏見繼承大魏皇帝之位十數載,便扭轉乾坤,使得天下大興,人人稱其功績堪比開國聖皇,一時間人人敬仰,口口傳頌。
正當人人傳送魏見功績之時,這位堪比開國聖皇的大魏皇帝則突然間痴迷上了仙道,往後日日住在新修的長生殿之中煉製仙丹,追求長生不老之術,做那萬世帝王,把朝政之事扔給當朝首輔張義,大小事務皆由其代為處理治國,只需要定時上書便可,張義一朝得勢便排除異己,一時間天下都快成為了張義的天下,私下裡稱之為“大國柱”、“小天子”。
數年來,張義雖然大權在手,借其權勢排除異己,卻也治國有方,大魏朝無大的紛亂。
仲夏剛過,黑夜很短,剛拂曉,天邊依稀掛著星光,京皇城猶如一頭荒古猛獸臥在大地上,首輔張義的府邸便亮起的燈光,在晨曦之中是那麼明顯。
在張首輔新納的小妾香帳之中,小妾伏在張首輔胸膛之上,一身香汗淋漓,口中嬌羞的說到:“老爺,此時為時尚早,老爺還可休息片刻。”
這個小妾芳年十八,張首輔也不知是他的第幾房小妾了,只記得那柔軟的腰肢,吹彈可破的肌膚,那酥入骨髓的聲音。
張首輔從象牙床上起身來,說到:“小美人,老夫大事要緊,不可耽擱。”
張首輔雖然貴為首輔,親理國政,當今天下人口中的“小天子”,但是其深知是在那長生殿中煉丹修道的天子給他的權勢,深知可以捧你上高臺,亦可送你入深淵,每一步都鋼絲上行走,一步不小心,便是要跌落懸崖,摔得粉身碎骨。
小妾跟著起身,披上一件紗衣,手上替張首輔穿著官服,口中道:“知道,老爺大事要緊,妾身只是心疼老爺,天下的大事都指望著您,只有妾身心疼您。”小妾也是聰明人,只要討得張首輔開心,那以後張府總有一日便是自己說的算了,什麼大太太、二太太,哼…
在那昏黃的燈光之中,依稀看出張首輔修長的身材,年近八旬,如壯年一般,臉龐稜角分明,眼角的皺紋、花白的頭髮是這些年為大魏日夜勞累所致,增添了許多,那黑白的鬍鬚已至胸前,無半點佝僂之像,盡顯其儒雅之風。
相傳,張義年前之時,習的過高深功法,其功法境界煉到極致,還常年堅持修煉,不過,從未有人見過其施展過武功,其境界如何一直是個謎。
張首輔看著小妾紗衣之下半遮半掩的酥胸,伸手便是一抓,惹得小妾一聲驚嬌,那盈盈一握,使得張首輔心情在一次激盪,心猿意馬。
屋內傳來一身嬌罵之聲。
張首輔穩住心神,整整衣冠,出來房門。
張府大廳之中早有一群人在候著,看到首輔大人從後堂轉出,眾人低聲拜道:“首輔大人。”張首輔擺擺手,問道:“一切可備妥!”
府中的吳管家上前回道:“老爺,一切已經備妥,萬無一失。”
“好,出發。”
從張府通往皇宮的街道上,人煙稀少,只有那辛苦勞作的窮苦農民拿著農具向城外走去,坐在轎中的張首輔看著拜倒在兩旁的平民,心中早已沒有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感覺,心中只有平靜。
張首輔一行人走在街道上顯得那麼突兀,行至皇宮門口,早有禁衛軍讓開開啟了大門,張首輔下得轎了,一行人便步行入了皇宮。
以張首輔如今的權勢,早便有了入皇宮可以乘轎的權利,但張首輔一直恪守君臣之禮,不敢逾越。
一行人在皇宮之中左轉右繞,輕車熟路把的來到當今天子煉丹修道的長生殿。
“長生殿!”張首輔心中冷笑。
當今天子日日躲在這長生殿之中,不問國事、不理朝政,棄天下、棄萬民於不顧,求那長生之法。
張首輔還記得當今天子最後一次上朝便是十年前,那次便是天子昭告天下,敕封長生宗為大魏國教,長生宗宗主馬扁為國師。
當日,張首輔上前上奏國事,看到的只是天子留下的背影,以及大太監劉鏡如公鴨般的嗓音:“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