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遊測得了內景地與外界的時間後,便不敢浪費一點時間,立刻進入內景進行修煉。
進入內景地的他,內外通明,心神冷寂,一遍又一遍的用拳法的形式來修煉七絃無形劍。
這種別出心裁的修煉方式,讓他在最開始的時候舉步維艱。
但在他被提升了的悟性的參研之下,很快也就找到了切入點,拳法和琴聲開始變得協調起來,逐漸相融。
就看到隨著他一拳打出,發出的不是破空之聲,反而是古琴悠揚,琴聲時而高亢,時而婉轉,時而迅捷,時而緩慢。
江遊的拳沒有刻意去打八極或者是洪拳什麼,只是跟著琴譜的節奏出拳,這樣打出的拳,竟然自有一番韻律在,讓江遊若有所思。
隨著他不斷出拳,周圍的白氣因為積攢下來的無形劍氣而開始翻騰,劍氣積攢的越發龐大,讓江遊的出拳也開始吃力起來。
不過這讓他對七絃無形劍的領悟不斷加深,很快突破到了第六層。
突破之後,江遊也沒有停下來,而是繼續修煉,他周圍匯聚的無形劍氣越來越多,把空間擠滿,讓空氣都變得粘稠起來,無形劍氣不再安分,有了暴發的跡象。
就如同一個不斷積攢力量的火山。
江遊為此不得不再多分處心神來,對劍氣進行控制和壓制。
再不知過了多久,他便把劍氣積攢到一個增無可增的極限地步,再多一分,這座劍氣火山就要爆發。
而他也順其自然的修煉到了第七層,再有一層,就是圓滿。
“我這樣積攢下來的說是劍氣,但在別人眼中,就是拳勁,隨著拳法的不斷演練,周圍的劍氣變多,由娟娟溪流逐漸匯聚成江河湖泊,威勢變大,這樣的不就是氣之上,勢的境界嗎?”
《七絃無形劍》在修煉到第七層後,就是劍氣境,至此的話,和峨嵋山給的《秋水劍》屬於同一品質。
但七絃無形劍還有第八層,這第八層就是對劍勢進行初步的探索。
劍道氣宗對劍的修煉境界分為:劍氣,劍勢,劍域。
江遊原來對這三個境界的劃分不是太清楚,得了峨眉和青城的兩本劍譜,對這三境的瞭解也有了眉目。
歸根結底都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劍氣匯聚到極致,勢不可擋,劍勢自出,劍勢壯大,籠罩範圍變廣,形成汪洋劍海,劍域自成。
但劍域並不就等同於了領域,但又和領域相關,屬於半領域,和王平的太極雷霆圖一樣。
江遊在陰陽磨盤被破開,見有太極圖飛入王平體內,就知曉,王平這半步領域,還是仰仗了這太極圖的神效。
而劍域,對於劍修來說,起的作用就和王平的太極圖一樣,擁有部分領域的威勢,但不是全部,所以只能被稱為半步領域。
至於如何再把另一隻腳也邁進去,江遊現在雖然不清楚,但猜測也是在已經形成的劍域,雷域上做文章。
江遊悟空之後,對道有了進一步理解,再修煉起來,對道途屬於是越修越明白,很多東西都能從蛛絲馬跡中推匯出來。
只要方向是對的,怎麼走,用什麼方式走,都能走到,無非就是有沒有走彎路,到達的快慢罷了。
以江遊大道修為,區區劍勢還不足以阻攔他精進的腳步,他左拳緩慢下拉,把雄厚的劍氣壓住,隨即右拳轉腕一震,一分劍氣生出,雙眼精光一閃。
“劍勢,凝!”
隨著他一聲暴喝。
“錚!”
空氣中爆出不屬於古琴七音的一聲劍鳴發出。
原本無序堆積的劍氣開始排列組合起來,凝成一個整體,之前那要噴薄暴走的感覺頓時消散。
七絃無形劍,圓滿!
但江遊並沒停手,雙拳繼續揮動,打算趁熱打鐵。
凝成一體的劍氣再次積攢起來,開始不斷變大,而江遊不滿足於僅僅催使無形劍氣,早已蠢蠢欲動的斬魔劍氣發出,納入其中。
清水中點入一滴墨汁。
很快,面前就出現了不斷變大劍氣輪廓。
黑色不斷浸染,劍氣也快速變大,這時,本該被鎮壓在肉體神魂之地的勝邪劍突然一閃,竟然出現在內景地中。
勝邪剛一出現就飛入這一大團劍氣當中,劍鞘開始不斷吞噬無形劍氣,提升斬魔劍氣的品質,等全部吞噬完之後,江遊眼前已經是一座縮小過的,劍氣凝成的黑色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