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姬旦拿起奏摺看了眼,清澈的眼眸中多了些笑意。
兩份奏摺,第一份是奏報大王子子啟有意拉東伯侯姜家入夥,姜家乃是八百諸侯之首,在商國影響力舉足輕重。
第二份就是李靖等八名東部關隘總兵已至朝歌城外,等待王子陛下接見。
“你還笑的出。”
東皇太一淡然道:
“子啟的事倒是無所謂,他翻不起什麼浪花。
“姜家那邊也不必擔心,我已答應了迎娶東伯侯的女兒,就是對方剛十二三歲,還要幾年才能嫁過來。
“倒是這八名總兵,他們手握東部百萬大軍,不能生半點亂子。
“非王詔,總兵不得擅來王城,這些總兵手握實權,設定駐外總兵本就是為了防諸侯作亂,東邊兵馬都被他們掌控,輕易動不得,也不好讓他們不入城而回返,此事著實有些令人頭疼。”
李平安正色道:“殿下先代王發令,如何不是王令?”
“此刻還是不要有半分逾越。”
東皇太一正色道:
“尤其是你我現在都不知,這些總兵到底是為何而來。”
李平安笑道:“他們或許是看著這邊要變天了,提前過來走動走動?”
幾名大臣對視幾眼,各自沉吟。
李平安又道:“其實完全不必糾結此事,殿下可以派個使者去尋這八名總兵,對他們言說大王現在正昏迷無法發出王令,可選派一人前來朝歌城中,告知他們的來意,冒入朝歌城可能出現的罪責,由他們自身承擔。”
東皇太一沉吟道:“他們會答應?”
“殿下不試試怎麼知道?”
有大臣緩聲道:“陳塘關總兵李靖,這些年抵禦東夷、屢立戰功,曾得大王屢次嘉獎,乃這八名總兵中名望最盛者。”
又有大臣道:“臣也聽聞過李靖之名,其用兵如神、驍勇善戰,曾一人單騎闖入東夷蠻族大軍之中,取其首領首級,現在東夷各部落都是聞其名色變。”
李平安心底暗笑。
雖然有絕天大陣壓制煉氣士修為,但被壓制後的李靖好歹也能有仙人以上的戰力,在凡人軍中衝殺那不就跟玩兒似的。
東皇太一道:“如此說來,這個李靖還是我大商鎮守邊關的一員猛將,那我該如何給他封賞?”
“殿下,總兵已是一地最高軍銜,其他只能封侯了。”
“按我大商慣例,李靖死後可封侯,若其子繼承總兵之位後也驍勇善戰、立下赫赫戰功,才可立侯府。”
“總兵本就是為防範諸侯,若他們也成諸侯,我們大商可真就無可用之兵了。”
幾位大臣接連開口。
那意思就是,最好不要給李靖太多賞賜,李靖也非商人。
東皇太一緩緩點頭,擅長擺爛的他,倒是很尊重這幾位大臣的意見。
“姬旦你在旁邊笑什麼?”
“誒?我有笑嗎?”李平安抬手摸了摸下巴。
東皇太一身形後仰:“你剛才明明就有笑,行了,這個使者就是你了,主意反正是你出的。”
李平安施施然站起身,對著東皇太一拱拱手:“多謝殿下信任,雖然我大病初癒、身體瘦弱,但殿下都下命令了,那我也只能去操勞了。”
“快去吧你!”
東皇太一作勢踹人,少年姬旦垂頭喪氣地離了書房。
房中幾位大臣各自笑而不語。
此間有位大臣喚作商容,乃商國賢臣,輔佐帝乙數十年,掌管國之禮樂,勸帝乙廢子啟而立嫡長子子受的也是他。
待姬旦離去,商容面色微微變化,低聲道:
“殿下有些過於寵信姬旦了,雖姬旦敏而好學、機智聰慧,可他終究是出自於西伯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