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小李,中醫科室增加兩位醫護人員的醫生人選,我已經列出了三個合適的人選。你看看到底選誰?”
劉教授把三份人員資料表拿給李權看。
護士人選,李權特意選了一位名叫趙靈的女護士。從骨科選過來的。
有著四年工作經驗,她目前仍然只是護士職位。
骨科屬於一個涼涼部門,她的前途一片黯淡。李權把她選到中醫骨科室,她欣然同意。
醫生人選比護士更重要。
這就好比一個家庭,男人是頂樑柱,女人是賢內助。
醫生的好壞,直接決定著一個科室的未來。
李權仔細檢視著三份資料表上的人物履歷與介紹。
最後他選中了年齡二十七歲,來自理療科室,一位名叫康自全的男醫師。這人具備中醫資質,已經拿到了中醫執業醫師證。
不過西醫方面的基礎可能相對薄弱一些,到目前為止,仍然沒能透過西醫執業醫師證考核。
理療科室有一些中醫專案,比如推拿、電針之類。
可能是這個原因,醫院才把他招了進來。
李權看中的就是這人的中醫執業醫師證資質。以後開方,就不必老是去麻煩劉教授了。
直接以這位康自全醫師的名義開方就行了。
不過最好的辦法,肯定是李權本人拿到雙證。
因為這關係著他的前途與升遷。
求人不如求己。
這個道理在任何時候都通用。
“老師,就選這位康自全吧。調到中醫科室只要稍微培訓一下就能用。”李權看過三人的資料後,做出了決斷。
“行,我立刻通知人事科做人員調動。”
劉教授當場就打了電話給人事科的科長。
這就是地位啊。
辦個人事調動,就跟玩似的。
李權暗自羨慕劉教授,要是哪天自己也能在醫院擁有這等超然得地位,那就太爽了。
不過他也知道,老師能夠有這麼高的地位,是因為老師在婦科領域做出了成績。對醫院有著巨大貢獻。
醫院少了劉教授將會損失巨大。
說白了,能力有多強,作用有多大,決定了地位有多高。
李權的中醫科室,將來做出了大成績,成了這一塊的權威,同樣可以像劉教授一樣,成為醫院眾多醫師中的權重級人物。
這一天應該不會太久遠。
因為目前中醫骨科已經開始蓬勃發展,中醫血液科的發展速度慢一點,那是因為治療期很長。
將來,血液科的發展潛力比中醫骨科還要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