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鐮下緣異常?我再看看。”陳主任迫不及待的搶過了影像結果。
“老殷,這裡確實異常,你看這個大腦半球扣帶。”
殷主任定睛一看,幾秒後,臉上露出驚喜至極的表情。
“哎呀,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病人得的是大腦鐮下疝,只是病變還不是十分明顯,再加上出血的部位並不在那裡,所以很難發現。”
他與陳主任都是腦科領域的行家,在李權提醒了病變部位後,要是還不能快速診斷出病人得的是什麼病。那就真的是白混了。
從腦科兩位主任的表現來看,說明他們的水準雖然達不到二級主任的水平,卻也穩穩的排在三級主任前列。
這次惠爾醫院大肆炒作,引來了腦出血病人爭相求診。
也讓李權意識到,如果腦科的兩位主任水平太菜,屬於扶不起的阿斗。那就必須適當的降降溫,不能讓惠爾醫院繼續炒作下去。
業務量大增,固然是好事。
可要是能力跟不上,那就是一個災難了。
對惠爾醫院,對病人都將是個災難。
現在兩位腦科主任表現在水準之上,不是那種扶不上牆的阿斗,李權也就放心了。
“各位主任,閔院長,這位病人脈象非常差,身體十分虛弱。動手術糾正病變位置,風險極高。不知道能否微創手術糾正?”
李權的針灸術達到了大師境,其實也有一定把握,不透過手術,就將病人的病變部位進行糾正。
當然,他也沒試過。
只是理論上可行。
而且難度肯定非常高。
再加上這個病人只剩半口氣吊著,李權就更加不敢妄自施針。因為這個風險太大了。
萬一兩針紮下去,病人沒救回來,這個責任誰來背?
沒人背得起。
相比之下,微創手術更穩靠,也更方便與家屬溝通。
對外宣傳的效果也會更好。
“殷主任,腦科手術您是行家,您有幾成把握?”閔副院長的目光看向殷主任。
不知不覺間,李權在這場會診中的地位變得舉足輕重。
閔副院長對他的意見,高度重視。
“李醫師,說出來不怕你笑話,雖然我可以透過一系列的生命資料判斷出病人現在的狀況。但是要我評估病人現在的手術承受能力,我確實一點底都沒有。中醫在這一塊,應該是強項,我想先聽聽你的意見。”
殷主任不向唐教授這個內科一級主任求助,卻獨獨要聽李權的意見。
這也是對李權的看重與信任。
另外,中醫對病人的生命狀態,以及身體承受能力的把握,確實遠勝西醫十倍都不止。
西醫就只能透過一大堆的先進儀器,檢測病人的血壓、心率、呼吸、心腦電圖等等。資料畢竟是死的,需要人去判斷。
但是病人的身體是活的,是不斷變化的。
手術前,可能還吊著一口氣,各項指標都正常。你一刀子下去,病人的各項生命體徵嘩啦啦往下掉。
到得那時候,基本上就只剩下搶救這一招了。
而且多半都會出現病人搶救無效死亡。